趙輝跟朱瞻基帶上兩千騎兵衝出了車營,去追脫魯忽察兒。
其餘的朵顏士卒這才漸漸發現自己的頭領丟下他們跑路了,紛紛四散奔逃。
一時之間,整個戰場上的朵顏人作鳥獸散。
脫魯忽察兒帶著幾百帳的牧民和不足千餘騎計程車卒一路奔逃,見明軍騎兵追了上來,知道自己這邊拖家帶口的不可能跑得掉。
脫魯忽察兒對自己的兒子猛革賽道:“猛革賽,你帶人往西南面跑,避開明軍大部隊。皇帝帶了這麼多人,一定不會在草原上待很久,等他們走了就安全了。”
猛革賽大驚道:“額祈葛(蒙古語,爸爸的意思),您要幹什麼?”
脫魯忽察兒調轉馬頭,對猛革賽大聲道:“記住,草原上的雄鷹,只有自己飛翔時候才是真的雄鷹。”
明軍追擊至,眼見即將追上朵顏部,忽然斜裡衝出幾百騎,朝著趙輝他們直直衝過來。
“殿下小心,這幫人看來是來拼命的。”這夥人看來想殺個出其不意,奈何草原上視野開闊,要隱藏身形不容易。
“殺!”朱瞻基舉起雁翎刀,興奮的大喊。
兩支騎兵轟隆隆的撞在一起,不知道多少人與馬紛紛倒地,隨即很快被後面的馬群踩死。
血肉與草地泥土混在一起,生命與草原長存。
兩支騎兵相互追逐,不斷放箭、相撞,血肉飛濺。
脫魯忽察兒帶著他的部眾,一遍遍地衝擊著明軍騎兵,似乎絲毫沒有意識到是己方在敗逃。
脫魯忽察兒身上已經中了數箭,猶自奮力拼殺。
就在這時,明軍中忽然爆發出一陣歡呼。
原來朱瞻基換了一匹馬,拿上了騎矛,開始衝鋒起來。
脫魯忽察兒眼睛眯了眯,大聲道:“好,皇帝的兒子是麼?讓我來會會你。”
跟著朱瞻基發起衝鋒的是一隊重騎兵,他們擎著長長的騎矛衝了上來,直接撞擊正在跑動的朵顏騎兵。
這一下撞擊,剛好結結實實地將脫魯忽察兒的騎兵隊透陣而過。
太陽從遠處的天邊漸漸落下,草原上又要進入夜晚了。
脫魯忽察兒被撞下了馬,他的肩膀上插著一杆被撞斷的長槍,馬兒在他附近不遠處吃草。
朱瞻基帶著幾個人圍住了他,在馬上用長槍指著他道:“叫什麼名字?”
脫魯忽察兒沒有說話,死死盯著朱瞻基。
直至氣絕也沒說一個字。
朱瞻基下令將脫魯忽察兒的腦袋割下來去獻給朱棣,然後將他的屍首就地給埋了。
趙輝過了不多時也率軍返回,與朱瞻基會合。
“朵顏人跑得還挺快,我追了十幾裡,沒發現他們的蹤跡,不知去向。”趙輝有些懊惱,沒有早點分兵,一部去追擊,一部對付回頭逆戰的那群人。
兩人將抓獲的俘虜帶回營地,打掃戰場,正準備向朱棣報捷,武安侯鄭亨帶著數千騎兵趕了過來。
鄭亨見草原上一片狼藉,必是發生了大戰。急道:“什麼時候打的?太孫殿下沒事吧?”
朱瞻基連忙解釋道:“我不要緊。倒是都尉的護糧兵損失慘重。”
這一仗,趙輝麾下的五千護糧步兵傷亡一千多人,民夫也有八百多人陣亡,不可謂是一場慘勝。
好在戰果也頗豐,陣斬朵顏人超過了四千,俘虜朵顏牧民兩千餘帳。
朵顏部被打了個半殘,也算是為朱棣討伐兀良哈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大軍班師,不日抵達京師。
來迎接趙輝的竟然是他的母親,原來在出塞的這段時間,趙輝的家眷們已經從南京搬家到了京師,安頓了下來。
公主府也已落成,不過寶慶還在來的路上,她一坐船就暈船,只能走陸路一路慢慢行來。
這次北征歸來,朝野上下都處於一種莫名的氛圍中,群臣們也上賀表祝賀朱棣打了勝仗,但君臣臉上都不見笑容,沒有一絲勝利的喜悅。
朱棣是自己心裡清楚,阿魯臺毫髮未損,打了兀良哈三衛只是為他的一意孤行強行挽尊而已。
群臣們則暗中憤憤不平,朱棣拿國家的錢糧流水似的花出去了,結果只是把自己的盟友給揍了一頓。原本兀良哈三衛在韃靼與大明之間暗中搖擺,這下好了,兀良哈要徹底翻臉了。
好在,朱棣還是犒勞了跟著他東北環線遊的有功將士,憑藉與朵顏衛的一戰,趙輝的建平伯也升級了,拿到了世券,這就意味著以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