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命運悲催的皇宮(1 / 2)

趙輝沒有等來朱棣同意工匠工場化改革的批覆,卻等來了朱棣命他北上的詔書。

幾乎同時收到的詔書的還有太子、太孫還有在南京的一些重要官員。

至於那些沒讓他們北上進京的官員,那就慘了,估計要坐冷板凳。

朱棣限令太子、太孫及官員們在十二月底前必須趕到燕京。

因為元旦朱棣就要正式宣佈遷都,改燕京為京師,原京師則為南京。(此後,北面的那個京為避敏感詞,一律稱京師,不再稱燕京。另外不再出現直隸字樣,要麼北直隸,要麼南直隸,前文的直隸統統都特指南直隸。)

另外,行在六部也正式轉正稱為大明的新六部,留在南京的六部則轉而成為光榮的候補隊員,稱南京六部。

趙輝心說自己果然到哪裡都擺脫不了牛馬的命運,剛躺平了沒多久又要開始操勞。

不得已,他只好先行北上,留老婆孩子、老孃以及一眾妻妾在南京,等他去京師安頓好了,再派人將他們一起接去。

朱棣這次動作還挺匆忙的,趙輝估摸著自己的府邸應該還沒造好。雖然他給自己提前在教忠坊預留了一塊地,早早就開始施工,但此時怕是還只完成了一大半工程——沒辦法,工匠們都在趕六部及各衙門的衙署。

由皇帝賜宅的公主府進度就更慢了,寢宮才剛起了個地基,其餘附屬建築大概建了一半還不到。

到得京師,趙輝先進宮覲見。

進了承天門(現在首都最有名的那個門),趙輝一眼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大殿,就是三大殿之首的奉天殿,也是百姓俗稱的金鑾殿。

那巨大無比的建築即便是隔了端門、午門、奉天門(現在叫太和門),依然橫亙在眼前。

之前趙輝來這裡時,三大殿還在建造中,還沒有現在這麼震撼。

現在從南往北一路往前行去,望著那高高在上氣勢恢宏的金鑾殿,這才真正感受到了皇權的威嚴。

趙輝要去乾清宮,他從奉天殿旁走過,不由地感慨了一句,“真大啊!”

跟後世故宮不同的是,此時的奉天殿是太和殿的老祖宗,比後世看到太和殿還要大一倍。

太和殿高七丈四尺五寸九分,奉天殿高達十五丈,佔地面積就更不用說了。奉天殿差不多撐滿了整個大殿漢白玉底座,太和殿只能佔據三分之一,縮水了不止一點點。

趙輝突然想起了一事,他似乎記得明朝三大殿可是著過火的,因為他記得嘉靖那會就重修過三大殿。

但這事他不好跟朱棣當面講,畢竟人家朱老四新房子剛剛落成,你就當面跟人說人家新房要小心防火,這不是找打,是找死。

朱棣在乾清宮見了趙輝,朱棣現在忙得很,就交待了趙輝可以在京師招募工匠,允准按趙輝的以工代役、繳納代役錢的計劃去執行,但規模不得私自擴大,只限一百人。

趙輝暗暗吐舌頭,別看朱棣打仗時敢打敢拼,咋治理國家就這麼暮氣呢。

辭別了朱棣,趙輝又馬不停蹄去文華殿,拜見太子與太孫。

說是拜見,其實就是嘮嘮家常,三人自南京一別,分開也不過二十來天。

“殿下,臣說句掏心窩子話,三大殿這麼高,要注意防雷擊防走水。”趙輝對朱高熾道。

朱高熾不以為然,笑道:“姑父多慮了,南京三大殿幾十年不也好好的。”

趙輝心說倒也是,好像工匠在建造主體結構時,會預先埋下用來引雷的金屬,但願只是他多慮了,可能幾十年上百年後,不小心才發生的火災吧。

一定是那道士皇帝修仙焚香給點著的!趙輝暗暗想道。

太子道:“父皇有給姑父安排什麼新差事不?”

趙輝點頭道:“有,陛下允准我按以工代役、繳代役錢的法子去招募工匠,不過限一百人。”

太子安慰道:“萬事開頭難,匠戶別看不起眼,卻與我大明江山息息相關,就說這宮城,不都是匠戶建的?姑父先拿一百戶試試水,行之有效的話,父皇也不會小氣了的。”

趙輝出了宮城,直奔鴻臚寺,想要一間房,暫時讓他住幾天。

沒想到,都沒進得去鴻臚寺的大門,鴻臚寺卿站在門口向趙輝抱歉道:“都尉,對不住了,實在招待不下了。”

不止是趙輝,一大幫子官員都被攔在了鴻臚寺外面。

得了,趙輝只好回自己家,讓僕人們收拾了一間勉強能住的屋子,總好過去外面住客棧。

這個時節,估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