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聽說有文官提出在交趾實行開中法,不由得讚歎:“這是哪個人才想出來的,這麼一來,以後怕是用不著水師來運糧了,都交給商人就好了。”
如果交趾不需要遠洋水師運送糧食與補給,那鄭和的艦隊就不用出海了,海商們豈不是如魚得水?
鐵閣回道:“聽說是浙商找的楊稷,疏通的關係。”
“楊稷這人,一定把號票發放做成生意,價格炒得高高的。”趙輝猜測。
鐵閣笑道:“公爺所料一點不錯,楊稷把號票賣一千兩黃金一張,等有人嚐到了甜頭,這個價格恐怕還要漲。”
“漲,漲才好呢。讓鄭公公加大力度,把人都趕去買天價的號票。只有商人們被逼得受不了,才會上下一心來推動開海。殺得越狠,號票越貴,他們才會發現,可以合法地交納商稅,也是一種幸福。”
沒過幾天,朱瞻基便召集內閣與趙輝討論交趾開中法事宜。
趙輝在交趾事務上有絕對的發言權,他對開中法表示贊成,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交趾沃土千里,我官軍駐軍不過五萬人,竟然養不活這點人,還要內地輸送糧草,實在是不堪。在行開中法的同時,應當申飭布政司,鼓勵開荒耕種,早日能夠自給自足,可以節省朝廷多少開支啊。”
朱瞻基點頭,很是贊成趙輝的看法。
楊士奇道:“國公所言甚是,開中法可為朝廷節省開支,遠洋水師便不必維持那麼多船隻士卒了,可以逐年裁撤調離,或遷往沿海備倭,或調去邊關守城。”
趙輝心道:“這老狐狸還是念念不忘要削鄭和的兵權,但鄭和是負責給朱瞻基搞錢的,我不信我那侄孫能答應。”
朱瞻基思索了一會道:“南海尚未靖平,水師尚不宜裁撤。”
便把這事給糊弄過去了。
……
交趾實行開中法,一石激起千層浪。
率先拿到號票的徐家一時無兩,佔盡了先機。由於有了合法的牌照,徐家的生意迅速擴大,一時風頭蓋過了其他四大家。
有了徐家作為榜樣,楊稷果真把號票做成了大生意,現在一張號票已經炒到一千八百兩黃金一張了,還有價無市。
葉家是浙江五大海商陳、王、徐、吳、葉中實力最小的一家,今年以來接連被水師緝拿了三艘船,元氣大傷。
葉家有個小宗,一直經營陸上生意,經常跑大運河,賺些小錢。
家主姓葉名盛字光宗,早年跑運河賺了些錢,如今老孃仙逝,不用在家侍奉老母了。便想著要搏一把,下南洋碰碰運氣。
葉盛湊錢買了張號票,租了條海船,從四鄰八方招募了幾十名船員,下海去也。
按照朝廷的規矩,持有號票的船隻必須先將糧食或補給運送到交趾,拿到文引後再返回內地。
葉盛當然不會只運送糧食,多餘的空間便裝載各種緊俏貨物。
船隻很快到達交趾的雲屯港(即海防港),葉盛交卸掉糧食補給後,拿到了號票,即繼續南下,沿著海岸線,一路售賣各種貨物,同時也收購了各種國內緊俏的商品,隨船裝上。
一直到了婆羅洲,葉盛等人靠岸休息,偶然得知,這裡竟然已經有許多唐人在此聚集。(在海外,都把中國人叫唐人)
婆羅洲發現了許多處金礦,只是苦於缺少人力開採,黃金多到簡直跟白撿的一般。
葉盛十分心動,但眼下他裝了一船的貨物,還得先回國售賣掉,得了本錢才好來婆羅洲開礦。
於是心中便有定計,先回國一趟,賣掉得一筆本錢,然後回鄉招募一些做工的,來南洋一起開礦。
葉盛滿心歡喜的踏上回程的水路。
行至廣東外海洋麵時,忽然遠處一聲炮響,有幾艘疑似海盜的船隻衝了過來。
他們打出旗語,要求交出一半的貨物,要不然就全部搶光殺光。
葉盛正懷揣著美好的發財夢,哪裡肯依,便命駕船的死命的逃跑,希望能甩開海盜。
那操船的水手正是謝保,那年就是他送楊稷去的倭國。
謝保眺望了下追擊的“海盜”,哭喪道:“這哪是什麼海盜呀,這就是官軍假扮的海盜。”
“啊?”葉盛大吃一驚,“這什麼世道,怎麼官軍假扮強盜?你如何看出是官軍的?”
謝保苦笑道:“東家有所不知,我跑了南洋好多回了,哪些是官軍假冒的海盜,哪些是真海盜,他們的船各有各的樣子,我一眼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