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腦子裡一片空白,呆住了許久,一想到自己弄丟了大伯的寶貝,等會被自己父親發現,非得被打死不可,想來想去不知道如何是好,便跳井自殺了。
等到王奮尋過來,王山已經被僕人救了上來,好在發現得及時,總算是保住了一條小命,只是腦子有些不清。
王奮見哥哥王振交待自己要保護好的蛐蛐沒了,不禁怒極,又把剛剛救上來了的兒子給打了一頓。
王奮與自己媳婦一籌莫展,想到大哥王振不日就要來取蛐蛐,自己沒法交差了啊。
便去街上胡亂買了一隻,濫竽充數,希望能躲過哥哥的責難。
可是事與願違,王振回家後,第一句話就是開口問王奮要那蛐蛐。王振都沒開啟,光聽那蛐蛐叫,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急忙開啟一瞧,果然那善斗的蛐蛐被掉包了。
王振一把攥住弟弟的衣領,急道:“蛐蛐呢?”
王奮連忙跪倒,痛哭流涕,一五一十將實情道來,又拖來自己兒子,願意讓兒子以死償命。
王振“啪啪”給弟弟兩個耳光,罵道:“糊塗呀你。我在宮裡當奴婢,將來的榮華富貴,還不是得給你兒子,你把兒子殺了,誰來傳宗接代?”
這時王山忽然暈倒,王奮踢了幾腳,不見他有動靜,這才知道不是裝的,連忙去叫大夫來救治。
王振也是憤懣至極,將那隻冒充的蛐蛐倒在院子中,要讓家裡的雞給啄了去。
果不其然,一隻大公雞瞧見了這道美食,兩條粗壯的雞腿左右搖擺,衝了過來,脖子一伸,嘴巴一張,就啄向那蛐蛐。
哪知道那蛐蛐如同成了仙一般,竟然連續跳了好幾跳,跳到了大公雞的雞冠上,張嘴就去咬雞冠。
公雞上躥下跳、左右撲騰,竟然都沒將那蛐蛐給甩掉。
王振眼睛都看直了。
“哎呀呀,看走了眼了,看走了眼了哇。”連忙命人將那蛐蛐給救下來,重新放回罐子中,精心飼養。
又找來幾個善斗的蛐蛐,與其對壘,竟然無一是他對手。
王振大喜,將其帶入宮中,獻給胡貴妃。
胡氏最初還是不信的,她見這隻蛐蛐瘦瘦小小、細胳膊細腿的,怎麼也不像是能鬥善斗的蛐蛐。
王振便將這隻蛐蛐與其他蛐蛐鬥了幾回,竟然次次凱旋歸來。
這可把胡氏給高興壞了,見自己強將在手,便又藉故找皇后挑戰。
那蛐蛐一跟皇后的“大將軍”放到一起,就衝上去撕咬,沒幾下,竟然將“大將軍”殺了個大敗,鉗子都撕掉了一根。
把皇后孫氏驚得花容失色。
那蛐蛐一戰成名。
一日,朱瞻基召勳戚武將們鬥蛐蛐,胡氏便藉機讓王振把這蛐蛐給獻上。
朱瞻基看了一眼這蛐蛐,跟所有人一樣,都不覺得這蛐蛐有何異處,還以為是胡氏外行不懂辨別。
哪知道隨意讓這蛐蛐挑戰了幾隻成名的戰將,什麼蝴蝶、螳螂、油利撻、紅頭、烏頭,統統成了他手下敗將。
朱瞻基大喜過望,視為珍寶,但這小蛐蛐與其他外表光鮮的蛐蛐不同,十分不起眼,有心想起個拉風的名字,竟一時不知道叫什麼好。
便環顧眾臣,笑道:“哪位愛卿給起個名字?”
趙輝出列,微笑奏道:“臣以為,蛐蛐以嘴而鬥,就叫‘嘴強王者’好了。”
“嘶……”朱瞻基思索了一下,竟然發現這個名字看似粗俗,實則頗為貼切,又充滿了王霸之氣,實在是上佳的名字。
朱瞻基一高興,便賞了把寶劍給趙輝。
朱瞻基也沒忘了賞王振,王振現在的官品是正五品右監丞,朱瞻基給他升了兩級,跳過了左監丞,為從四品的右少監。
所謂太監,其實原本也是官品,是宦官中最高的品級——正四品。
現在的王振,已經位居少監行列,離成為真正的大太監,也只差兩級了。
而王振的官職也隨之水漲船高,由長寧宮暖殿升為長寧宮管事,在胡貴妃的宮中,那就僅次於長寧宮掌事太監了。
不過當了大官的王振沒有驕傲,反而更加謙卑了,見誰都笑眯眯地,遇到下級,哪怕是個火者(最低等的宦官),也不擺架子。
大家都說王振人好,會做人,好相處,一時風評甚佳。
王振除了在長寧宮當差,依舊堅持去內書堂讀書,兢兢業業,從不懈怠。
每次從內書堂出來,王振都要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