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劉平拿到了第二次科舉的前三十名的名單。
包括進士科、明經科和武科的,前三十名的名單都在他手裡。明經科的劉平大概掃了一眼,就放到了一邊,這些人算是禮部和翰林院的囊中之物。武科的三十名,劉平主要看了一下有沒有熟人,在確定沒有之後,也放到了一旁,到時候直接給兵部,讓他們去安排就行。
當然了,沒有熟人不代表這些人就是真的菜。武科的要求是文武兼備,能考進前三十名,怎麼說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按照劉平的感觀,這些武科考進前三十名的人,要是放到遊戲裡,怎麼說也能混個四維都是六十左右的萬金油屬性。
能用,尤其是充當中級軍官,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
進士科第一名,就是一個讓劉平意外的名字。
荊州人士,馬良!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的就是馬良。劉平是萬萬沒想到,這一次科舉馬良竟然也來參與了。之所以覺得意外,是因為馬良是荊州人。如今劉表幹得還不錯,他沒道理,也不應該來益州參加科舉才對。
其實不光是馬良,之前高誘提到的那位向朗也是一樣,同是荊州人,沒道理來益州參加科舉。雖然這兩位,原本歷史軌跡上都會加入劉備勢力,但眼下這個局面,還是有些讓人覺得出乎意外了。
順著往下看,向朗在第五名,鄭益在第七名。前十名除了這三位之外,剩下七個人,涼州出身的讀書人三位,益州出身讀書人兩人,另有一人來自交趾,一人來自司隸。
這裡面,農家子出身的就佔了四位。涼州兩人,益州一人,交趾一人。但是交趾那個存疑,劉平想不到交趾那地方,一個農家子是怎麼讀到書,又是怎麼讀到可以在成都考中前十的。
要知道這可是進士科啊,牽扯到一些實際的內政方略,大政方針的設計的。一個普通農家子就算僥倖讀到了書,誰又會教他怎麼治國呢?
將四個人的名字暫且記下,劉平安排荀彧將今年的人都安排好。
董川這個時候走進了劉平的班房。
劉平看到他過來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道:“你很少來某這裡,是遇到什麼問題了嗎?”
董川搖搖頭,道:“政務並不複雜,暫時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那你是?”劉平示意他坐下。
“今年也有不少同窗來成都了,他們想要宴請您,感謝您對吾等的幫助。”董川說的很是認真。他本就不是個善於交際的人,要不是同鄉那些同窗們一直央求,他壓根就不會過來。
這會兒話說出來,整個人既覺得不好意思,又有些擔心觸怒了劉平,最關鍵的是整個人很擰巴,這是人,不符合他的本心。
劉平聽到這裡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董川能說出宴請他的話,更沒想到涼州那些讀書人還有這個心思。
而且這個時間選的很巧妙。如果是在科舉放榜之前的話,那劉平就要懷疑他們用意何在了。但是現在已經放榜了,那就算有些目的,也相對單純一點。
無外乎混個臉熟,日後不管是科舉還是出仕幻想著有機率被劉平看重,從而得到一些臂助。
就像董川這樣。
很多涼州的讀書人,都覺得是劉平看重董川,所以才重用他的。他們哪裡能想到,純粹是因為董川值得看重。
劉平沉吟了一下,問道:“何時?何地?”
董川聽了連忙回道:“就在酌君酒樓,今晚即可。”
“好!”
劉平答應了下來。
他之所以答應,也是想看看這些人要幹嘛。能想出來宴請劉平,且敢於操作這個事兒的,肯定不是普通的農家子出身的讀書人。這事兒,大機率是涼州世家授意的。
劉平自然想知道這些人要幹嘛。
當天晚上,劉平收拾妥當,在二位保鏢的暗中保護下,去了酌君酒樓。其實保鏢也沒有必要,整個成都沒有比酌君酒樓更安全的地方了。
酌君酒樓有包間,兩週計程車子們,訂了最好的那一個。
劉平到的時候,董川正等在門口,見他來了,連忙上前迎了上來。
劉平卻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是董川在門口等著。不管怎麼說,董川現在也是丞相班房的紅人,本人官職也不低。一群涼州士子請劉平吃飯,沒有全部出來迎接就已經很奇怪了。
現在只讓董川自己在這裡迎接,那就更奇怪了。
這不是小說故事,只要有這麼一個人物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