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興平元年(2 / 3)

山路,同時還要打通前往荊州的道路。”

“內部發展呢?”劉備問道。

劉平笑了笑:“咱們連武都都能發展起來,益州自然也不在話下。只不過相較於武都,益州肯定要有所調整。畢竟武都內部資源貧瘠,涼州也是如此。益州不一樣。”

“涼州我們主要是外向發展,益州則可以向內發展。”

“說來聽聽。”劉備來了興趣。

劉平沒有直接開口說,而是先整理了一下思路,才慢慢開口。

......

值得高興的是,當晚並沒有直接聊一個通宵,大概一個多時辰,劉平便將自己大致的思路告訴了劉備等人。

眾人聽完了之後,雖然不是全都明白。但這些人,除了劉璋之外多多少少都參與過當初武都的發展,因此對大概也都有了自己的判斷。

有人關心開路的時候會不會跟武都當時一樣,搞分段外包。

有人對跟外族通商更加感興趣。

也有如劉德然這樣的,對南蠻很感興趣,想要上陣殺敵的。

因為就只是大概說一下,沒有形成具體的方略,所以大家也就是討論居多。沒有什麼條條框框的束縛,氛圍輕鬆,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是層出不窮,有不少想法,劉平自己聽了都覺得很是巧妙。

翌日一早,還是要討論官制改革的事情。

各部尚書、都督府的左右二都督都要把自己麾下的佐貳官等給選出來,提交名單給到劉備。

之後便是大家一起討論,看看人選是不是合適。

禮部這邊沒有任何波折,鄭玄給了一個名單出來,禮部侍郎兩位。一位是高誘,這位自從來了劉備集團之後,屬於半神隱的狀態,這一次被鄭玄拉出來分攤火力了。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六部尚書裡,只有他鄭玄得的最輕鬆,且只有他鄭玄沒有明確的派系,沒有明確站隊。但你要說他自成一派或者當個孤臣那也不至於。

主要鄭玄老人家對當官根本不感興趣,他還是對做學問更感興趣一些。按照他的想法,推薦一些學生給劉備就行了。

但是不知道劉備怎麼跟他商量了,竟然讓這位答應了直接出仕。

雖然政治敏感性一般,但鄭玄的學生裡有聰明人啊,在學生的建議下,他將高誘選為了禮部侍郎之一。

高誘是什麼人呢?算是關東世家出身,但又是劉備、劉平的同學。也就是說,在政治上高誘天然有兩種派系,他自己傾向於那一派就可以直接加入那一派。

推薦這麼一個人上來,鄭玄自己也不會覺得不高興。

因為鄭玄跟盧植是同學,兩個人都跟馬融學習過了。這樣算起來,劉備、高誘、劉平、簡雍這些人,都得叫鄭玄一聲師伯。

除了高誘之外,鄭玄另外選的禮部尚書,是孫乾。

至於剩下的員外郎,不值得討論。高誘成為禮部侍郎,倒是沒什麼好說的,基本上報出來就算透過了。倒是孫乾這邊,有些波折,但是最後在劉平的力排眾議之下,還是定了下來。

其他各部,也各有各的麻煩與爭執,此處按下不表,只說結果。

禮部尚書鄭玄,禮部侍郎高誘、孫乾二人。

戶部尚書皇甫嶐,戶部侍郎張松、荀悅二人。

吏部尚書虞應,吏部侍郎盧文、張肅二人。

兵部尚書荀封,兵部侍郎李同、張萌二人。

刑部尚書司馬防,刑部侍郎李參、王累二人。

最後是工部,工部尚書吳懿,工部侍郎田行、宋瑜。

都督府左右二都督分別是關羽、張飛。兩人手底下各有同知兩名,左都督關羽麾下是劉德然、馬騰二人。右都督麾下是趙雲、楊永二人。

這裡面,趙雲和宋瑜兩個人爭議是比較大。趙雲是入夥的比較晚,除了入蜀之外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功績。但,趙雲能力強,武將們都服氣,主要是文官們考量的比較多。

但劉備力排眾議定下了趙雲。

至於宋瑜,主要是戲份太少,有不少人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位同僚。事實上,宋瑜是格物司三巨頭之一。

格物司三巨頭,分別是高誘、田行和宋瑜。

這三位,高誘是是純粹的理論派,田行是動手能力強,但真正讓格物司能夠有實用性產出的人,就是宋瑜了。

工部衙門,吳懿就是個吉祥物,真正管事的其實就是宋瑜了。

除此之外,劉備還是按照大漢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