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四家如何,暫且不說。就說這邊荀悅,一路上來到了洛陽。
荀攸這個自家人接待了荀悅。
荀悅比荀攸雖然大不了幾歲,但是在輩分上偏偏是荀攸的叔叔輩。荀攸一直在洛陽待著,未嘗沒有躲著荀家這些大多數年紀與自己相仿甚至比自己還小的叔叔的意思。
荀攸的父親是荀彝,名聲不顯,主要原因是死的早。
他打小就跟祖父荀曇一起,十三歲的時候,祖父荀曇去世,過去荀曇手下一個叫張權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荀曇守墓。荀攸對叔父荀衢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麼奸猾的事情!”荀衢趁著晚上睡覺的時候趁機盤問,果然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
也就是這個時候,荀家人就覺得荀攸這個小老弟,有點子智慧啊。
荀悅也是那個時候開始,對荀攸有了不錯的印象。
“公達,許久不見了啊。”
荀攸對荀悅笑了笑,不管怎麼說荀悅比自己大了八九歲,見面喊一聲叔叔沒那麼尷尬:“叔父此來所為何事?”
“一點小事兒而已,倒是公達你,在洛陽倒是做了不少大事情。”荀悅笑著說道。
荀攸擺擺手:“都是一家人,就不拐彎抹角了,叔父覺得如何?”
“甚好!”荀悅點頭答應下來。
朝廷派荀攸來接待他,雖然是看在兩人是同族的份上,但是肯定還有其他的目的,荀悅又不是弱智,相反他也是這個天下少有的聰明之人,自然能夠猜到。
“想來叔父還不知道,貴主已經封王了吧?”荀攸一臉淡定的丟擲來一個驚人的訊息。
荀悅聞言一愣,這件事他的確不知道。
事實上劉平是誰也沒告訴,劉備那邊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也都沒人知道。在這一點上劉備和劉平兩個人達成了默契,都沒有公之於眾。
有趣的是,洛陽這邊也沒有公之於眾。按照道理來說,封王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一紙詔書就決定呢?哪怕是派蔡邕親自去送詔書,也顯得很是兒戲。
“公達莫不是說笑?”荀悅心思急轉。
荀攸繼續道:“這件事叔父你不清楚倒也正常,畢竟伯喈先生此去本就有些隱秘,沒有見到貴主之前也不會透露半點口風的。不過這都這麼久過去了,伯喈先生也沒有回來,貴主也沒有來洛陽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朝廷幫助的?”
荀悅神色凜然,聽出了荀攸話裡話外的意思。
一是問劉備到底對封王有什麼意見;二是確認蔡邕到底是什麼情況;三是給荀悅上眼藥說他不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員。
“朝廷封王乃是大事,如此詭秘行蹤,如同兒戲一般,想來這件事吾主心中有些疑慮吧?”荀悅慢悠悠的說道:“至於伯喈先生,公達可以放心,他此時正跟著吾主在西域,飽覽西域風光,好不快活。”
老子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荀攸心裡吐槽,表面上卻點點頭:“那攸就好跟陛下交代了。”
“公達放心便是。”荀悅又道:“吾主乃是漢室宗親,又身負先帝所託,總攬西域諸事。自受命以來,夙興夜寐,敢不效死!先平定韓遂叛亂,後穩定涼州,而今更是連破于闐、疏勒兩國,為我大漢開疆拓土上千裡,當真功勳卓著。”
封王又咋了,就咱這功勞,封王不是很合理嗎?
荀攸點點頭:“貴主的確是大漢柱石之人。”
“公達謬讚了。”
你說的可太對了。
兩人又閒聊了一會兒,荀攸便告辭了。
次日一早,荀悅入宮覲見陛下。
皇宮大殿,劉協高高在上,文武百官並列,荀悅目不斜視的走進來。
如今還留在朝廷的官員們,要麼是一些糟老頭子,要麼是一些仍對漢室抱有殷切希望的龍套少壯派。真正有能耐的,就那麼幾號人。
老一輩裡面以盧植、王允、楊彪等人為主,年輕一點則以荀攸、鄭泰等人為主。
別看朝廷就是個擺設,但也分成了三派。
蔡邕、盧植、荀攸等人是中間派,或者說實幹派;楊彪、王允等人為首的世家派;還有就是已故的劉協生母、董太后她們的子侄叔伯兄弟們,可以說是外戚。
當然了,這些事兒跟荀悅沒有關係,他今兒個過來就是給公孫瓚上眼藥,好讓劉虞能夠下定決心去給公孫瓚送人頭。
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