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吾等治下,所有郡學社都已經建設完畢,縣學社則建成了百分之六十。其中武都、蜀郡、長安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荀彧拿著手裡的資料,正在跟劉平彙報著。
“預計今年上半年,所有縣城的學社都能夠建設完畢。”荀彧說到這裡頓了頓:“現在的問題是教師不夠用。翰林院加上兩次科舉那些沒考中的秀才們,一共只八百七十一人。”
聽到這個數字,劉平愣了一下,道:“不是,咱們這麼缺人手,你們還能擠出來八百多人?”
荀彧摸了摸鼻子,解釋道:“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這兩次科舉的秀才,他們本身的能力不足,與其讓他們處理政務,不如先去當老師。而且咱們老師也是有品級的,跟做官沒啥區別。”
“再一個,您不是也交代了嗎?教師是可以繼續參加科舉的。有不少沒考中計程車子,都打算先當老師,一來咱們給教師的待遇足夠高,他們可以養家餬口,二來也能繼續讀書,將來繼續參加科考。”
“原來如此。”劉平聽到他這麼說,立刻也就清楚了,恐怕這八百多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出身計程車子了,可能還有一部分寒門士子。
“大概有多少缺口?”劉平又問道。
荀彧回道:“怎麼說呢,如果只是滿足學社開學的話,這些人手是夠的。但是如果想要分科的話,那就遠遠不夠了。”
劉平擺擺手:“縣、郡二級可以先不分科,長安、成都、武都三所大學分科就行。人手你們調配好。縣、郡二級要保證學子們的基本素養。”
“喏!”
荀彧點點頭,然後又道:“其他的各項資料已經統計出來,卷宗放到您桌上了。另外,大王派人過來通知,說是十五那一日,大朝會。”
“行,到時候你們都跟著一起去。”劉平點頭。
“一項一項說吧,農業、商業、人口等等,大概資料先過一下。”劉平又吩咐道。
“目前吾等治下,耕地總面積已經達到了一億零一百五十七萬畝。截止到去年年底,一共新開墾耕地,兩千一百零七萬畝。其中大部分新增田畝數都在益州。”
荀彧開口先提的還是農業,畢竟不管什麼時代,讓人吃飽才是第一要務,農政也是所有政務當中的第一要務,人只要能吃飽了,剩下的才好說。
“今年糧食總產量是,三億五千多萬石,其中軍屯佔了八千多萬石。”
“三億多石?”劉平摸了摸下巴,大概估算了一下:“還是勉強啊。”
其實這個數字已經很誇張了。劉備治下總人口還在一千五百萬多一些,三億多石,拉個平均數,人均有二十石了。
劉平覺得勉強,是因為他思考的邏輯是,這些糧食產量解決不了溫飽問題。但現實情況是,就目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想要解決溫飽根本就是一種幻想。
荀彧也知道劉平為什麼這麼說:“想讓所有人都吃飽飯,還是太難了。”
“會有機會的。”劉平笑著說道:“只要技術繼續發展下去就可以。假如我們現在可以用幾十萬勞動力就耕種數億畝地呢?”
荀彧笑了笑,道:“那怕是不容易。”
其實荀彧根本就不相信,這超過了他的想象力極限。
“沒事兒,你繼續說吧。”
荀彧點點頭。
“人口方面,不到一千六百萬,具體數字卷宗裡有。這裡面十五歲以上青壯佔了四成,十五歲以下佔了五成,五十歲以上僅佔一成。”
這個劃分標準是劉平定的。其實對如今這個時代來說並不是很適用。超過四十歲其實就可以算成老人了。沒辦法飲食水平、醫療水平在那裡放著呢,很少有人能夠活到五十歲以上。
“青壯當中,男女比例大概是四六的分成,也就是說,大概有三百多萬青壯年男性。”
“在十五歲以下的人口當中,很大比例是這幾年的新生兒。”荀彧又補充了一句。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有新生兒的話,青壯的比例會更高。這其實也很正常,這種年代,能活下來的大機率都是青壯年。
“看樣子還得再等幾年。”劉平說了一句。
荀彧聽了,也點點頭:“估摸著再有個五年,青壯的數量會更多。”
他倆說的再等幾年,指的是東征的事兒。目前劉備勢力上下都很清楚,早晚是要東征的,而且這個主動權也在他們自己手裡。
就如今劉備勢力的實力來說,有實力也有資格去打一場決戰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