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底還是人模狗樣的來了。在涼州的時候還有倒春寒呢,成都這裡確實沒有,春天說來就來。當然也不盡然就是直接暖和了,推開門,依舊覺得出冷。
但是這冷的已經不像之前那樣了。之前的冷,像是刀子一樣直接扎入面板,滲透到骨髓裡的冷,現在就好一些,溫柔的在面板上蹭一蹭,而且不像渣男那樣,只是嘴上說一說。
天還沒有大亮,就能聽到一些鳥叫,劉平分不清是什麼鳥類的聲音,只覺得吵鬧。
他打了一個哈欠,深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來,想讓腦袋清醒一些。他現在整個腦袋都昏昏沉沉的,昨天喝的酒彷彿沒有到胃裡面,而是直接進入了腦袋中,擠壓著腦組織的生存空間。
“德安,醒了?”張飛的聲音傳來,隨著傳來的還有淡淡的酒味。
順著聲音看過去,就看到張飛正在喝早酒。
“昨晚宿醉,今天若是想要舒服一點,就必須要喝早酒,少喝一點有助於醒酒。”張飛一本正經的說著。
劉平不理解,也不願意採用他的方法,而是揉著眉心說道:“你說的都對,但是某還是洗把臉就好。”
昨夜他們都留在了趙雲家裡,今天一大早還得去接新娘子。也是因為要接新娘子,所以劉平今天才能醒過來,不然的話昨天就得直接喝死在酒桌上。
“子龍的大婚,你少喝點,別誤了事兒。”洗臉的時候,劉平又提醒了一句。
建安二年元月十六,趙雲大婚。
他成婚之後,整個劉備集團開始高速運轉起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刑部進行了大換血。
刑部侍郎李參,被調到了涼州,去了敦煌做太守。另一位侍郎王累,則被調到了安南郡做太守。
如今的刑部,由劉平暫兼任刑部侍郎,從員外郎裡提拔了兩個人,做刑部侍郎。分別是張謙、於適。
這兩個人一個是益州南部建寧郡人,一個是涼州武都郡人。
張謙是留侯後人,不過是旁支,但是家裡出過兩千石的高官,精於刑法,於適則是董川的同窗。他們兩人跟董川也是同一屆的科舉生,當年的三十人之一,在丞相班房歷練了兩年之後,轉到刑部,做起了員外郎。
張謙今年已經四十歲,於適年輕一些,只有三十五歲。兩個人的年齡正好合適,再等幾年,張謙可以接手刑部,等張謙下去了,於適能續上。也就是說,至少未來十到十五年,刑部不會出現人才斷層。
之所以將李參和王累調走,主要還是簡雍那邊調查出了結果。但是這個結果,怎麼說呢,嚴重也不嚴重。
一切都是因為一些官場陋習。
說白了就是個貪汙的問題,而之所以牽扯到張劉氏也很簡單,張劉氏的丈夫這個貪汙問題中關鍵的一環。
此處暫且按下不表,後續會有解釋。
除了刑部之外,後勤部也搞了出來。後勤部尚書劉德然,侍郎董川、王優、荀彧三人。後勤部的衙門並不在成都城內,而是在劉德然之前的新兵大營。
現在已經是軍寨了。
五年計劃總結結束之後,各個部門還要把未來五年計劃給報上來,劉平這邊收集統計之後,還要做出總結歸納,然後根據目標作出調整。
這樣一步完成之後,還要給各郡下達具體的內政指標,總之接下來的一個月,工作都是繁瑣且枯燥的。
尤其是在沒有了董川和荀彧兩員大將之後。
“今年的首要工作是科舉。”諸葛亮捧著一個本子,提醒道:“目前禮部、吏部和翰林院已經在研究今年的科舉了。今年也是最後一年直接在成都開啟會試。”
“今年仍舊是明經科、進士科和武科三科,雜科還是沒有大規模考試的條件,禮部那邊的意思是,可以直接從三所大學裡招募工科畢業生進入衙門。”
“目前三所大學的工科畢業生一共有一百四十七人,但基本上都是醫科的。”
聽到諸葛亮的話之後,劉平點點頭,他又想起來那個用死人研究醫學的想法了,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
“還是跟往年一樣,丞相班房要前三十名,剩下的送到各部門聽候差遣。”劉平道。
諸葛亮頷首,又道:“吏部那邊的意思是,前三甲可以直接獲得七品的官銜,進士出身正八品,同進士出身從八品。”
這裡的官銜就僅僅是待遇問題,不牽扯到具體的職責和權力。按照劉備集團目前的待遇。
官員的俸祿包含品級待遇、職務津貼、住房津貼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