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爹爹!”
皇甫黛君和蟲娘兩個人一臉笑意的看著這一幕,心裡美滋滋的。尤其是蟲娘,她感覺得到,劉平對所有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心裡並沒有嫡庶之別。
這也是為什麼蟲娘對劉平百依百順,不管劉平有什麼要求,她會滿足劉平。
皇甫黛君不好意思的,她好意思。
皇甫黛君做不好的,她練習練習也能做到。
......
初八,開工第一天,就是開大會。
五年計劃總結大會。
劉備坐在主座,他左右兩邊是劉平、關羽兩人。順著巨大的會議桌,左邊是武將,右邊是文臣。能坐在這裡的,最起碼都是侍郎、指揮同知級別的。
這一次的總結大會,估摸著要開半個月。先是總結前五年的發展結果,隨後還要調整六部的官員,最後還得拿出來未來五年規劃。
“過去的五年,是成功的五年。過去的五年,是收穫的五年。過去的五年,是吾等一同努力的五年.....”
劉平萬萬沒想到,劉備竟然就寫出來了這麼個玩意出來。還抑揚頓挫的讀了將近四十多分鐘。
可以看得出來,在場的眾人都在努力讓自己不笑出來。
等劉備表演完了,劉平輕咳一聲,道:“多餘的話不說了,直接開始吧。今天,先從禮部開始吧。”
禮部的主要工作四塊,一是禮儀事務,包括吉禮、賓禮、嘉禮、軍禮、凶禮。這部分劉平不看重,所以高誘在報告的時候,劉平沒啥看法。
第二部分是外交事務,劉平也不感興趣。這五年哪有什麼外交,一是幹趴下整個西域,二是幹趴下烏戈國,三是打的扶南國叫爹,四是真臘國內附。
第三部分是祭祀事務,也無所謂。
第四部分是教育,包括學社和科舉兩個部分。這一塊,劉平就比較在意了。
“目前一共開科兩次,一共有六千人應考。”高誘開始往外報資料:“明年的時候,預計能有三千五百人應考。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吾等是否要開始進行完整的科舉?”
“先聽聽學社的事兒。”劉平回了一句。
高誘點點頭,道:“目前學社已經修建完畢,各縣都有了學社,各學社老師也都到位。這一部分要感謝董子游,他建議吾等可以跟當地合作,由當地豪強出老師。”
說到這,高誘還看了一眼劉平。
劉平笑了笑:“這是個好辦法,甭管老師是哪兒來的,至少能讓百姓識字。”
高誘笑了笑,繼續道:“目前,縣級學社有學生兩萬多人,郡級學社有學生三千五百多人。長安、成都、武都、翰林院共有學生四千五百人。”
人數聽起來不多,但是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點是,這些學生,不算幾個大學和翰林院的。縣一級和郡一級的學社,學生超過八成都是普通農家子出身的,剩下的還有一成是寒門士子。
這些都是日後劉平掀翻世家的資本。
當然了,這個數字還不夠,還要繼續擴大。但這不是禮部的問題,是整個劉備勢力的要做的事兒。
還是那句話,老百姓想養一個脫產的讀書人,需要的是有多餘的生產資料。
這就需要官府大力發展生產力了。
之後,高誘又彙報了不少,事無鉅細的都說了出來。從早上一直彙報到了晚上的時候,才堪堪說完。
這還是禮部,後面的幾個部門,不知道要彙報幾天。尤其是重點的戶部和工部、都督府這三個部門,一天時間肯定是彙報不完的。
但是在座的人沒有一個不耐煩地,全都聚精會神的聽著。能坐到這個位置的人,別的不說,基本的耐心還是有的。
哪怕是張飛也是如此。
當天晚上,還是老規矩,大家一起吃飯。丞相班房的食堂,這幾天都是二十四小時輪班的,誰餓了都可以來吃點。
吃飯的時候,劉平注意到竟然還有蔬菜吃,這讓他很是驚訝。問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劉備搞得。
很早之前,早到他們還在涿郡吹牛皮的時候,劉平跟劉備吹過牛,說只要用琉璃蓋一座房子,那麼冬天也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
這話讓劉備給惦記上了。
後來成都的琉璃產量上來之後,劉備就打起了這個主意。只不過這玩意比較脆,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今年,有了橡膠的幫助之後,工部才實現了劉備的琉璃蔬菜大棚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