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簡雍表示自己接著查。
劉平也沒有在這裡乾等著,扭身就回了班房。
到了班房之後,劉平又想起來一個人,那就是宋衷。
這個人如今還在成都待著呢,不光在成都待著還進了翰林院。進了翰林院之後,宋衷也沒有幹什麼出格的事情,每日裡就是講學、寫文章,參與辯論。
一切都挺正常的。
但就有一點,他一直都在強調漢室正統地位的問題,這個在劉備集團屬於政治正確,但是這哥們話裡話外都在標榜洛陽那位的正統。
還不能說他不對,否認洛陽的正統,就是否認劉漢的正統,這搞得劉平很煩。
政治鬥爭很殘酷,其實說白了就是官帽子、錢袋子和槍桿子。真要搞政治鬥爭,劉平是不害怕的,畢竟優勢在我。
但是這種法理之爭,劉備天然就處在下風。
其實說到底,劉備也好、劉平也好,可以壓制內部,不去打天下,原因就在這裡。
真打下來了,劉備登基還是還政洛陽?
其實就是正義性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時候根本不重要,但真要打下了天下,這個問題就極為重要了。沒有正義性,法理上站不住腳,那麼統治就有裂痕。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不管外族多少次佔領中華大地,最後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打出去的原因之一。
法理上沒有根基。
劉備現在面臨的問題倒是沒這麼複雜,他畢竟是漢室宗親,日後就算是當了皇帝也是合理的。問題主要是,劉協還活著,劉漢朝廷還在。
劉備作為漢王,法理上是沒問題的,但他要是再進一步,就要有找到足夠的 藉口,有足夠的正義性。
在法理上站穩腳跟。
翰林院其實就是幹這個事兒的,但是宋衷這麼一攪和,現在整個翰林院都要被他帶偏了。
其實說偏了也不對,因為漢室正統性本就是劉備也要堅持的政治正確。
“太擰巴了。”劉平揉揉眉心。
其實還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先拿下天下,讓劉備坐上皇帝,再去解決正統性和正義性的問題。
但是目前來看,劉備不太想這麼做,又或者說,沒有到最後,劉備是不會踏出這一步的。
“難搞啊。”劉平嘆了一口氣,開啟了一本卷宗,打算先處理政務再說。
攤開第一個卷宗,就是讓他很頭疼。
溺斃女嬰案,但是跟溺斃女嬰沒什麼直接關係。
從武都開始,劉平就強調不可溺斃女嬰,若是溺斃女嬰父母死罪。雖然有效減少了女嬰被溺斃的現象,但並沒有杜絕。
這案子能送到劉平案頭,不用想都知道,不是簡單的溺斃女嬰這麼簡單。通讀了一遍之後,劉平覺得腦子都炸了。
普通百姓溺斃女嬰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養不起,多養一個可能其他的孩子都長不大;二是愚昧,覺得女孩兒養大了也是給別人家養的,所以打心底就不想要女孩兒;三是女性的勞動力的確不如男性。
當然還有傳宗接代等等原因。
這個案子並不是某一家溺斃女嬰,而是出現了一個團伙,他們花錢直接購買女嬰。
買回來的女嬰從小就被他們調教,模樣一般的就去乞討,模樣好的就做那皮肉生意。
成都縣衙那邊查的這個案子,起因是一個女孩兒偷跑了出來,告了官。
劉平頭疼的不是案子本身,而是案子背後折射出來的現實問題。那就是僅僅只是依靠法律,是禁止不了百姓重男輕女的思想的。
從這個案子就能看出來,其他地方恐怕也有類似的團伙。
當然,劉平可以說,雖然這些女孩兒被賣了,被變成乞丐、變成女支女,至少她們還活著。
但,這話講出來,一點兒都不像人話。
從大局上來講,這些被賣了的女嬰也在創造價值。畢竟她們只要活著,就是要消費的,哪怕消費能力再差,那也是有消費的,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是有益的。
但劉平不能用這話來勸自己。
那不太像人了。
而且這個案子本身也很難搞。一干人犯都等著發落呢,全都處死他們劉平是沒什麼壓力。
問題是剩下的這些女孩兒該怎麼辦?
她們最大的才十五歲,最小的只有兩歲多一點,一共一百多號人。送回她們父母身邊?那顯然不太現實,送回去也是在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