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講學(1 / 3)

西域,武國以北,一個新的國家建立了。duan'j

段家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且命名為秦國。這個國號成都一開始不給透過的,還是劉平說了一句:“高祖能夠代秦,吾等又何須在意這等蕞爾小國呢?”

最後秦國建立了。

秦國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一切都朝著大漢靠齊。

而且也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究其原因嘛,還是這些西域人本身就沒有什麼文化。什麼車同軌書同文,老子都沒有車,也不認識字,你想幹啥就幹啥,別打擾老子放牧。

段家也簡單粗暴,什麼這那的,都給老子改漢姓,取漢名!年齡小的都給老子上學去,學習大漢優秀先進的文化。

同時還派出了上百人去武國,幫助武國完成漢化教育。

對此,王家自然不會拒絕。

一來他們本就覺得漢化是對當地土著好,二來劉平那邊也來信了,漢化是她們的第一要務。

不光要漢化武國和秦國的百姓,還要往西走,一路漢化過去。

對這個事兒,段家很是上心,打算當成國策來搞。反正開銷可以從成都那邊報銷。

“爹...哦不陛下...也不對....大王。”

“行了,叫爹就行了,啥事兒?”段偉覺得給自己大兒子取名叫英,屬實有點對不起這個字了。

段英也不想,這身份轉換太快了,他一時間沒有習慣。要知道這位最大的夢想也不過是大漢徵西將軍而已。

曹操:不是?這個夢想這麼大眾的嗎?

現在他倒是徵西了,而且還比之前想象的還要更西。只不過他沒成大漢徵西將軍,反而成了秦國公子。

“是這樣的,最近兒子走遍了南北,發現這地方也不是不能耕種。”段英開口說道:“耕地多分佈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有充足的的水源,雖然沒有大面積的平原,但是也能進行種植。只不過本地土著不懂。”

“什麼土著,什麼土著!那是咱們的百姓!”段偉暴躁的很,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

段英不在意這個,而是繼續說道:“目前來看,我秦國加上武國,以及南邊那塊地,如果努力開墾的話,至少可以開墾出來上千萬畝耕地。”

“哦?”段偉眉頭挑了挑:“真的?”

段英一臉自信的點頭:“沒錯,而且再往東,還有更多的可以開墾的土地!咱們不光要漢化,最好還能打出去。”

“兒子跟來做生意的吐火羅人確認了,再往西他們那有大面積的耕地,只有佔領那裡,咱們漢人才能真正在這一片土地上站穩腳跟。”

段英說的大面積耕地,是真的。

他嘴裡說的大面積的耕地,其實就是後世塔吉克的農業區,主要集中在該國西部和南部的平原及山谷地區,如瓦赫什河谷等。這些地方有河流灌溉,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用水需求。

段偉摸著下巴道:“這事兒可以跟武國商量一下,但是現在咱們想要西征還是力有不逮的,按照城鄉的計劃來吧,咱們先發育,漢化周邊,然後再西征。”

聽到西征這兩個字,段英整個人都興奮起來:“好好好,西征好啊,非常好。”

“先把漢化給做好,才能講以後的事兒。”段偉看的比段英清楚多了。他很明白,眼下武國也好,他們秦國也好,都是一樣的,要靠著大漢。準確的說,要依靠漢王劉備來維繫國家的統治。

只有讓漢王高興了,他們的國家才有存續的可能。

......

成都,今天很熱鬧。

因為大儒宋衷要公開講學了。

劉平雖然覺得宋衷這個人思想有問題,但那是站在政治立場上來說,單從學術上來講,這位還真是很厲害,不比鄭玄差。

更實際的說法,鄭玄和宋衷學術上有差異,但能力上基本上是一個級別。而且兩個人其實有很多共同點。

兩人都有深厚的學術傳承和經學根基。

劉平想要成為此時的大儒,需要從他們兩個人身上學的有很多。學術傳承這一塊倒是沒問題,畢竟也是盧植的學生。但是經學根基就差了很多。

劉平平日裡也一直在惡補這方面,但終究跟兩人不能比。

宋衷和鄭玄皆深受東漢經學傳統的浸潤,將儒家經典視為學術研究的核心。他們窮究《詩》《書》《禮》《易》《春秋》等經典,期望透過對經典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