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武都世家(1 / 2)

經過劉備的介紹,劉平才弄清楚,這虞應原來是虞詡的後人。

注意是虞詡,並不是賈詡。

虞詡是東漢名將,如果給歷朝歷代的名將做個排行榜的話,虞詡是可以排進前一百的。武都的羌人被納入漢朝的統治之下,有虞詡的一份功勞。

不光打仗厲害,漢安帝時期,虞詡就是武都的一把手,期內,政績卓著。當時,成縣河水很大。東河、南河之水匯于飛龍峽,再經略陽與西漢水匯合後,南入嘉陵江。

飛龍峽中有大石,以八卦石(今天的八卦潭)為甚,堵塞河道水流,每年雨季來臨的時候,動輒淹沒莊稼,沖垮城牆,對當地百姓為害甚深。

他親自勘查並率領官吏和百姓用火燒大石,燒完用冷水澆,使石頭碎裂的辦法清除了飛龍峽中的大石,並用燒石剪木的方法,開通甘肅省成縣至陝西省略陽縣的航道。既疏通了當地軍事交通要道,發展了商業貿易,避免了“泛溺溢沒”農田被毀的禍患,對當時成縣的經濟、軍事、農業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還根據各種地勢,構築碉堡城塞一百八十餘座,招攬流亡在外的難民回到成縣保衛家園,以抵擋羌人的入侵。此外,他還努力賑濟災民,幫助民眾恢復生產。

他剛上任時,米價每石一千錢,食鹽每石八千錢,居民一萬三千多戶。經過三年的有效治理,米價每石降到八十錢,食鹽每石降到四百錢,居民增加到四萬餘戶,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實提高。

簡單地說,如今劉備接手的武都,大體上就是虞詡當年打下來的基本盤。

虞應作為虞詡的後人,本就是當地名士。劉備想要在武都徹底扎穩腳跟,這些地方大族的支援肯定是要有的。

這段時間,劉備看似閒著,其實一直在跟這些聯絡溝通。

如今郡府衙門的很多人手官員,都是虞應幫忙活動的。虞應本身倒是沒有出仕,是以劉平並沒有見過。

今天這場宴席,本也就是劉備為了感謝虞應召開的。劉平因為一直在格物司,所以並沒有得到通知。再一個這些事情都是劉備自己拿主意,也不需要專門通知他。

跟虞應聊了幾句,劉平對這個人更感興趣了。從他的言談之中可以聽出來,這人是個真正有本事的人。

只不過劉平也感覺得到,虞應現在並沒有出仕的打算。又或者說如今的劉備勢力,還沒有達到能夠吸引他的地步。

好在有劉備這個魅力值點滿的男人在,劉平相信這虞應早晚都是自己人。一場宴席鬧到了後半夜,賓主盡歡。

大概是因為有了虞應的幫助,武都的各項工作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開展的更加順利了。劉平在感嘆這些地方豪門的能量的同時,也對他們產生了深深地忌憚。

虞家這種小世家都能影響到一郡之地的內政,可想而知像是弘農楊家,四世三公的袁家,荀家、孔家這種累世豪門該有多可怕了。

劉平的班房門口,一張小石桌,兩個石凳子,他正在跟虞應聊天。主要是想透過虞應,瞭解一下武都境內有哪些稱得上是世家或者豪門的。

“得想個辦法弄死他們。”

劉平一邊笑著跟虞應聊天,一邊思量著怎麼才能不大傷筋骨的把世家問題給解決了。

他們不光是影響地方內政這麼簡單的。這些世家大族都是可以免稅的,很多百姓都是他們的佃農,大漢朝如今卷宗上記載有耕地大概七億畝。

但是你讓任何人去收這個稅都收不上來七億畝的田稅。

因為大多數都在世家大族手裡,你壓根收不到。說句不好聽的,朝廷的存糧都沒有這些世家大族手裡的多。

眼下朝廷不穩,亂象已現。前秦不就是因為陳勝吳廣二人假託鬼神起義而亡的嗎?張角三兄弟乾的事兒,跟他們差不多。

這些世家大族都是在待價而沽,朝廷若是還能撥亂反正,那這些人就傍著朝廷再富貴二百年,如果不能。

那就另選一人,做從龍之臣,再興盛一個王朝。

千年的世家這麼多,哪個王朝國祚能延續千年了?這些人猴精猴精,蔫壞蔫壞的,不除掉,以後就是個禍害。

藏匿人口、兼併土地、四處投機、把持上升渠道和話語權。

為什麼每一個新興王朝一開始的時候都比較強盛?就是因為亂世把大多數世家都打沒了,他們手裡的土地人口就放了出來。

中央王朝有了土地、人口,就能收上來稅款,徵募到士兵。手裡有錢,做什麼都不虛,做什麼也都輕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