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摘星樓已經亮起燈火。
此次受邀的賓客遠超昨晚的近百人,特別有些達官貴人是主動湊過來的,所以今晚的賓客人數達到了五百。
倒不是僅僅只有五百人想要來見證這場詩會大比,而是這已經是摘星樓目前最大容量了。
無數的官轎和馬車紛紛聚攏過來,最先出現的是一個摘星樓的常客,但後面慢慢出現了官員,而且官員官服品級是越來越大。
“禮部趙郎中到!”
“工部陳侍郎到!”
“戶部李侍郎到!”
……
誰都沒有想到,這場詩會比試的關注度已經遠超以往,結果引來了不少的官員,甚至還來了一位尚書。
“王宰相到!”
正當大家驚訝於刑部尚書孫繼宗今晚親自到場的時候,結果一聲驚雷般響起。
王蒙是世家大族王氏的領軍人,身材比較矮胖,已經年逾六旬,但氣色很好,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由於前陣子從馬背摔下,所以要人攙扶著走上摘星樓門前的臺階。
王蒙看到寧王李煜迎來來,亦是十分謙和地拱手道:“寧王,本相不請自來,叨擾了!”
“王宰相親至,這是為摘星樓增色,求之不得!”李煜深知眼前的王宰相權勢滔天,亦是客套地回應道。
此時的大廳和二樓處,已經是人滿為患。
王蒙出現在會場上,當即亦是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我的乖乖,半個朝堂都在這裡了吧?”
有好事之人小心翼翼地清點著前來這裡的官員,結果發現有一半都是任有官員之人,於是不由得誇張地感慨道。
在賓客陸續到場的時候,大皇子和康老亦是適時出現在這裡。
“諸位大人過譽了!”
大皇子李賢從小生在京城,加上他確實懂得拉攏人心,不少官員紛紛圍上去向他主動示好,而他亦是春風滿面地回應。
“康老來了!”
“康老風采依舊啊!”
“康老可還記得下官?!”
……
面對跟大皇子一同出現的康老,人群出現很大的騷動,很多賓客紛紛圍了上去。
康老,本名康偉孝,原本是周國有名的才子,在三十歲參加科舉之時,一舉奪魁,成為那一年的狀元郎,更是奠定了他的才名。
他在翰林院任職多年,因諫言得罪先帝被免官,亦是贏得朝廷的廣泛讚譽。在先帝駕崩後,時而有官員推舉,但他並沒有出仕,更是贏得了好清名。
康老雖然沒有了官職,但在都城的郊外建立松山書院從事教學,現在他的門生已經遍佈朝野,成為當世有名的儒學大家,更是時而有詩作問世。
只是不知因何,自三年前起,他便不再作詩,行事越發的低調。不管再如何低調,康老在文壇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他指證李鋒抄襲幾乎是板上釘釘的指控。
“弟子拜見恩師!”刑部尚書孫繼宗迎上前,顯得畢恭畢敬地道。
在場的眾人雖然知曉孫繼宗跟康老的關係,但看到孫繼宗如此姿勢,心裡還是暗暗震驚於這個小老頭的權勢。
儒學講究的是尊師重道,儘管康老現在沒有一官半職,但其門生遍佈朝野,卻是一個不可招惹的存在。
一念至此,很多人紛紛朝著二皇子李鋒投去憐憫的目光。
李鋒雖然貴為二皇子,但此前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此刻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
“不必害怕,咱們會支援你!”楊老將軍雖然明天就要奔赴河西,但還是帶著十幾位武將前來為李鋒站臺。
寧王李煜站出來擔任主持人,於是開始介紹規則:“摘星樓已經請大儒和重臣寫下比較熱門的詞牌名或特定場景的作詞要求,全都揉成紙團放在箱中,接著隨機進行抽取,然後雙方要在一炷香的時間寫出來!若是寫不出,那就算輸。若是雙方都寫出來,那就由在場的諸位名士評判!”
李鋒對這個比試規則並不反感,只要不是透露考題都可以接受。
“既然如此,那麼便開始吧!”寧王李煜是一個好詩詞的人,所以對這場比試比任何人都期待,於是伸手便想要從箱子中抽取考題。
“且慢!”
正是這時,刑部尚書孫繼宗突然制止。
在場的賓客紛紛望向孫繼宗,卻不曉得他要唱哪一齣。
“寧王殿下,既然是要求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