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步一步來吧!”李毅嘆道。他來到廣州城天下商會中,購買了金香玉的丹方,因為此丹是修仙界最常用的基礎丹藥,所以其丹方在坊間流傳甚廣,售價並不貴。
李毅開啟丹方,其中記載了煉製此丹所需的靈藥,丹方最後註明了若是用不同品質的靈藥,煉製出來的金香玉品質也會不一樣。於是李毅又購買了一些普通靈草,他準備趁著這段時間,先熟練一下太清丹經中的煉丹之法。
不久李毅回到方寸山的洞府之中,他取出太清丹經,接著便開始檢視起來。只見太清丹經的開篇處,有一頁黃紙,紙上記錄著師祖左慈對此經的註解。
“太清丹經本是上古神農氏所傳,而後盛極一時,然天道輪迴,有盛即有衰,至兩漢時代,此經正本已經丟失,丹道也幾近不存。欲修煉太清丹經,當明太字乃是太古洪荒之意,清乃至清至境。
欲想成就成就丹道,需先明藥理,而近千年來,岐黃藥道盛極一時,大都數郎中只知藥方,不懂藥理,是以冠之中醫之名!欲知藥理先修善德,悟己道,方可明心見性,通經淨絡,如此神清氣爽,可辯藥理!”
看到這裡,李毅卻是迷惑不解,這煉丹還得先熟悉藥理,那也太麻煩了,他繼續往下看,只見註解又日,
“例服冀北柴胡,世人皆知此藥疏散退熱,疏肝解鬱;而我服之藥草,覺其去五臟風邪,愈體疏肝,是以地域不同,藥性不同,人服之差異極大。又如滇貴知母,世人皆知其苦熱寒清,甘滋潤滑,但我服之藥草,發現其皮有毒,其性乃驅肺津落腸,實乃通下焦也。
是以藥理極深,切莫刻舟求劍。至於治病,若以蜘蛛與飛蛾欲之,則這蛛網是疾,飛蛾便是人,何以一錢之藥除人身之疾,乃是解絲鎖而助飛蛾;但世間之人大多絲網繞身,以至最後重藥殺蜘蛛,最後二者皆亡!
是以上醫者必先自清,進而持德,續以藥性去病,而修行者則以靈藥的靈性鍛髒!
......
觀天之行,悟自然之道,望後來修習此經者,多思!”
“原來如此!”李毅心中暗道,他對於藥理卻是不懂,只知曉一些人紀之中記載的簡單方劑,看來以後還得慢慢積累經驗,接著他繼續往下看。
太清丹經日,“金液丹華是天經,泰清神仙諒分明,當立精誠乃可營,煉之不休必長生。六一合和相須成,黃金鮮光入華池,名曰金液生羽衣,千變萬化無不宜...”
此書將煉丹比作孕胎,需要知五行,知九色等等基礎知識。所謂五行便是金木水火土,其相生相剋,而九色是黑、白、赤、橙、黃、綠、青、藍、紫,其各有特性。
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其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而九色中白代表天,天為陽;黑代表地,地為陰;赤代表金,金多耀;橙代表朝氣,朝氣多希冀;黃代表枯葉,其多死氣;綠代表陽明,其氣正當時;青代表少陽。。。
李毅先是熟記了祖師左慈的註解,接著又觀看太清丹經之中所講的內容,他想著接下來,煉製丹藥定能水到渠成,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
稍許李毅決定先開爐試試,畢竟看再多也需要動手實踐,他取出煉製金香玉的材料,依次是白熊妖的膽、鹿妖的角茸、百年當歸和天不老,接著他將坤木鼎擺好,開始煉製金香玉。
購買靈藥之時他便查閱過陰陽鑑,而後記住了各種靈藥的屬性:因熊妖常年生活在極寒的環境,其膽能驅寒,是以能承載金香玉的藥性;而鹿角乃是鹿妖一身精華,氣血充足;當歸能補血活血,是一位補藥;而天不老為常青的靈藥,生機勃勃。
第一次煉製丹藥,李毅準備的都是不到百年的材料,他祭出地心琉璃焰,首先開始熔鍊熊膽,只需將綠色的熊膽熔鍊成普通的藥液,祛除裡面的雜質即可。
隨著地心琉璃焰的熾燒,坤木鼎中綠色的熊膽開始慢慢融化,不多時待熊膽熔完全熔鍊成藥液,就算完成了,接著李毅又開始熔鍊鹿茸。
這鹿茸與熊膽不同,需要保留好其中的血氣,過程要比熊膽所需的時間稍長,不久待得兩物熔鍊完成,李毅又開始處理當歸。因為當歸的產地不同,其藥性各異,甄別此物卻是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