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將安出?”田豐眉頭一挑,好奇問道。
“但說無妨!”韓明輕笑道,說完揮手示意。
這個舅子怎麼說也是個鬼才,肯定有妙計,但是以前聽說這舅子的計謀有些冒險。
眾人也都好奇地看著郭嘉。
郭嘉面色一動,緩緩站起身,走到堂中央。
看了看眾人,隨後看向韓明,抱拳認真道:
“主公,出兵迎敵,必設先鋒。”
“我軍可使良將帶一萬大軍為先鋒,公孫瓚麾下兵強馬壯,以公孫瓚之性格,必以騎兵襲擊我軍先鋒。”
“畢竟以騎兵偷襲先鋒,縱無功,亦難敗也!”
“此為騎兵對戰步兵之自信也!”
“且公孫瓚亦需要一場勝利來提升士氣,以此來給我軍一個下馬威。”
“但襲我先鋒軍,公孫瓚必不會全軍出擊。”
“如此必只是數千騎兵襲擊而已!”
“我軍正好可以利用此......謀劃公孫瓚。”
“一萬先鋒軍,領兵大將為兩人,一員良將,一員猛將。”
“良將指揮大軍,防止被騎兵衝鋒而導致的潰敗。”
“猛將領兵迎敵,給敵軍以反擊。”
“待兩軍戰事膠著,主公麾下五百騎兵為援,直接衝殺公孫瓚兵馬。”
“如此,夾擊公孫瓚兵馬。”
“此公孫瓚大軍必難以應對,或可一次大勝公孫瓚。”
“但為防敵軍亦有援兵,我軍暗藏的兩千騎兵,亦可佈局在戰場不遠處。”
“此,既能防止公孫瓚援兵,還能保證我先鋒大軍和主公親衛騎兵不敗。”
“如此一來,必可勝公孫瓚。”
郭嘉不急不躁的說道。
他邊說邊看著眾人,說到最後更是走到韓明面前,笑著彎腰看著韓明。
只把韓明看得心中大動。
此計雖然冒險,但勝在能勝,還穩啊!
“如此......”韓明剛想點頭安排,卻被田豐打斷。
田豐嚴肅道:“主公,奉孝此計,太過冒險。”
說完後他看了看郭嘉,繼續道:“此計說得容易,但做起來難。”
“公孫瓚白馬義從太強,他偷襲,必先射箭殺我軍士卒。”
“然後白馬義從的衝鋒,根本不是步兵可擋。”
“若是一戰便擊潰我先鋒軍,那就算主公親衛趕到,也無濟於事。”
“此番易導致大敗,主公,屬下以為,我軍可與公孫瓚對峙。”
“只要我冀州不與其決戰,其早晚必敗。”
“而我冀州必勝。”
“雖然耗時良久,但卻不失為穩妥之策。”
“而奉孝之計,實在是太過冒險。”
郭嘉聽了淡淡一笑,隨後對著韓明拱了拱手,緩緩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於他而言,是出計謀的,採納不採納,在主公。
至於田豐說的,也對。
田豐講究穩,這樣冀州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耗時間。
自己這種冒險的戰鬥田豐確實不會贊同。
只能看主公決斷。
但他有信心,主公肯定會贊同的。
因為他了解自己的主公。
畢竟主公可不怕公孫瓚。
“這......”韓明無奈扶額,他自然知道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
但郭嘉說的太有誘惑力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相信自己的大將,相信自己的兵馬。
而這支兩千餘人的騎兵,既然需要用了,自然要用。
一切為了勝利。
接著韓明直接站了起來,看向眾人,正色道:
“奉孝此計雖冒險,但我軍甲士眾多,且某相信眾將。此戰若是勝利,確實可以消滅公孫瓚不少兵馬。眾將聽令!”
田豐見自家主公決定了,也不好再勸。
畢竟雖然冒險,但主公說得對,將士似乎都很勇猛。
“末將在!”眾武將當即面色一動,全都單膝跪地抱拳應道。
連身後典韋許褚等人也不例外。
他們不怕冒險,就怕不冒險。
“高覽黃忠,領兵一萬為先鋒。”
“諾!”兩人一臉興奮道。
“典韋聽令!”
“在!”
“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