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和李瑤在西北貧困縣打跑了趙雄,解決了大麻煩,本以為能鬆口氣,可林局長的電話又追魂似的來了。“王逸啊,東北有個地方,靠著邊境,民俗文化豐富,但經濟發展滯後,還存在一些治安隱患,你去那兒看看,想辦法把局面開啟。這可是個硬茬子,別人都搞不定,就看你小子有沒有這個能耐了!”林局長的語氣裡滿是信任,王逸哪能說不,胸脯一挺,當即應下:“林局長,您放心,我肯定全力以赴,爭取把那兒變成模範地區!我就不信了,這困難還能把我給拿捏住?”
掛了電話,王逸苦笑著看向李瑤:“老婆,咱這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啊。這一路的挑戰,就跟那打遊戲闖關似的,一關接著一關。”李瑤白了他一眼,笑著挽住他胳膊:“怕啥,有我在,咱倆就是最強搭檔,到哪兒都能披荊斬棘!我這‘最強輔助’可不是白叫的,保準讓你順順利利通關。”
到了東北邊境,王逸和李瑤一下車就被這兒獨特的民俗風情吸引住了。街頭巷尾,人們穿著色彩斑斕的傳統服飾,繡著精美圖案的長袍隨風飄動,彷彿一幅流動的畫卷。街邊的店鋪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有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刺繡,還有獨特的皮草製品。空氣中瀰漫著烤羊肉的香氣,小販們熱情地吆喝著,熱鬧非凡。
可一深入瞭解,問題也不少。這裡經濟發展不起來,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道路狹窄崎嶇,運輸成本高昂,導致特色農產品難以運出銷售。產業也十分單一,除了傳統的農業,幾乎沒有其他支柱產業。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家,村子裡冷冷清清,毫無生機。更麻煩的是,有個當地的世家大族——劉家,在背後搞小動作,阻礙新政策推行,還和一些不法分子勾結,在邊境搞走私活動。劉家在當地勢力龐大,盤根錯節,他們仗著家族的財富和人脈,為所欲為,百姓們敢怒不敢言。
王逸決定先從改善交通和發展特色產業入手。他四處奔走,拉投資、找專案,打算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和特色農產品加工。他帶著精心準備的專案計劃書,一家一家地拜訪潛在的投資者,詳細介紹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和未來規劃,承諾給予優厚的政策支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了爭取到投資,他常常忙到深夜,反覆修改方案,研究市場需求。李瑤則利用自己的網路影響力,在各大平臺上宣傳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特色產品,吸引了不少遊客和投資者的關注。她精心拍攝照片和影片,配上生動有趣的文案,讓網友們對這個邊境小鎮充滿了嚮往。
可他的計劃一提出,就遭到了劉家的強烈反對。劉家的家主劉萬山,是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眼神中透著精明和算計。他找到王逸,皮笑肉不笑地說:“王領導,您這想法雖好,可咱這兒祖祖輩輩都這麼過,貿然改變,怕是會出亂子啊。您初來乍到,可能還不瞭解這裡的情況,有些事情還是謹慎為妙。”王逸心裡清楚,這劉萬山就是不想讓自己打破他的“小算盤”,但還是客氣回應:“劉先生,時代在發展,咱們也得與時俱進。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肯定能讓日子越過越好。您看,現在外面的世界變化多快,咱們要是固步自封,可就被落下了。”劉萬山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心裡卻在盤算著怎麼給王逸使絆子。
王逸沒被劉萬山的態度嚇住,繼續推進計劃。他帶著團隊實地考察,翻山越嶺,測量地形,規劃線路。為了找到最佳的交通路線,他不顧危險,深入偏遠山區,常常累得汗流浹背,腳底磨出了水泡。他還邀請了一些專家來指導農產品加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裝置,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李瑤則在網上積極宣傳,與潛在的遊客和投資者溝通交流,解答他們的疑問,為專案的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就在一切看似順利的時候,劉萬山又想出了一個損招。劉萬山打聽到王逸和李瑤還沒結婚,就聯合當地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給王逸安排了一場“相親”。他找了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名叫林曉,讓她故意接近王逸,試圖製造緋聞,破壞他和李瑤的感情,同時抹黑他的形象。林曉按照劉萬山的指示,在王逸工作的時候“偶遇”,還裝作柔弱無助的樣子向他求助。“王領導,我想創業,可不知道該從哪兒開始,您能幫幫我嗎?”林曉眨著大眼睛,楚楚可憐地說道。王逸一開始沒多想,熱心幫忙,耐心地給她講解創業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可次數多了,他也察覺到不對勁,每次林曉出現的時機都太巧了,而且她的問題總是圍繞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李瑤自然也發現了苗頭,心裡那叫一個氣。她可不是吃素的,決定來個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