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擺好了,許毅卻犯了難。
還差點兒東西啊?
他眉頭皺皺著,讓許娘忍不住笑出聲,“有啥困難嗎?跟娘說說,沒準兒娘能幫上你。”
“得辛苦娘給我打點漿糊。”
面裡倒點熱水一燙,攪拌成黏糊糊的,用來粘東西好使。
不過面在鄉下是精貴東西,只要過年粘對聯,才捨得弄上一點,四個角一抿,糊上就得。
那還是今年的事,要是往年,都不捨得買對聯。
許鳳仙也挺聰明,鄉下能用著的東西都是一把好手。
炕上擺著各色線頭,還要漿糊,她有個猜測,“可是想粘線頭?”
“嗯。”
許毅想做個類似色板的東西。
就和裁縫店總喜歡剪上一塊塊碎布當樣子那般。
他對花樣配色有自己的想法,從前怕繡娘用錯繡線,成品色彩不好,便用一張宣紙標上一二三四,對照著用線,這樣就省的他時時刻刻盯著。
現在剛好給許娘用。
這個辦法甚至都不需要識字,按照他畫的圖上標註的數字長得一樣就行。
許鳳仙一拍大腿,“那好辦,看孃的。”
她利索下地,沒一會端著十來個飯粒進來,“這個比漿糊還省事吶。”
她給許毅演示。
大米也是不捨得吃的好東西,線頭又那麼大一點。許娘把一個大米飯掐成三截,一塊一塊的按在宣紙上,隨後道:“想粘啥顏色你就把線摁上。”她遞給許毅一隻筷子。
這個辦法可給許毅驚住了。
不禁有些懷疑,"能行嗎?"
等他把線頭按上去,等了一小會,還真的粘的結結實實。
真是長見識了。
“娘,你太厲害了。”許毅真心誇讚道。
關於團扇,許毅想做關於24節氣的團扇。
細分之下,每個節氣共12把凌布主扇,24把羅布扇,及48把絹布扇。各對應貴夫人,中層夫人,以及普通想跟風的百姓。
一個月兩個節氣,一年輪轉,不停上新。
只要名氣打出去,後續那些夫人為了面子,都要爭搶在前頭買到。
賣家一張嘴,買家跑斷腿。
這種限量的辦法,更容易叫人生出優越感,自家做起來也不算吃力。
第一個自然是立春。
許毅以“嫩柳抽芽” 為核心圖案。
用木炭筆勾勒出絲絲垂柳,新芽呈鵝黃色,點綴其間,再配上幾隻靈動的燕子穿梭其中,寓意春回大地,生機初綻。
背景他選用淡藍色渲染,仿若春日晴空。
他標註上顏色遞給許鳳仙,“娘,你就按照我標好的顏色繡個試試。”
怕許娘不會畫畫,不好繡,提議道,“娘可以把花樣剪下來貼在布料上,直接縫進去也看不出來。”
許娘正在對應顏色,聞言笑著應,“不用那麼麻煩,繡娘最大的本事就是看著花樣子就能繡。”
確認沒啥問題,許毅又出門去。
做團扇花樣重要,骨架,手柄,同樣重要,工藝可以簡單,但看上去要足夠漂亮才行。
許毅想著,又開啟簾子進了屋,“娘,咱村誰會打絡子,要手藝好的。”
許娘驚訝,“你媳婦就會呀,那絡子打的比娘都好。”她指著嫩綠色的繡線,“就這個線,她都能給你繞出一個真真的柳葉來。”
婉寧這麼厲害?
他趕緊去找自家媳婦商量,流蘇掛個柳葉才叫配呢。
半個時辰後,許毅手心捏著一枚柳葉,葉脈清晰,翠色慾滴。
許毅覺得比柳樹上長的更像柳葉,掛在樹上,足以以假亂真。
“媳婦,你的手也太巧了。”
宋婉寧淺笑著,手指靈動翻轉,沒幾下又一枚柳葉成了型,柔聲道:“我從前在家裡打絡子賣呢。”
父母有心把她賣個好價錢,不給她尋婆家。
可她要張嘴吃飯呀,她娘疼錢,便去買些繡線讓她繡。
十個絡子能換一頓飯。
要是慢了就餓著吧。
她本來就瘦,禁不住餓,每天睜眼就繞繩纏線的,一來二去反而養出了打絡子的好手藝。
從前想起父母,她會恨會怨,不喜歡她為啥要給她生下來遭罪呢。
她爹總說:“早知道你是個賠錢貨,下生就該掐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