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村,村東頭的大磚房。
屋內。
管家換鞋進屋彙報:“老爺,對聯明就叫人送來,一張才150文,比縣裡的便宜不少吶。”
縣老爺揮揮手,“你看著辦就行。”
管家應聲出去,鬆了一口氣。
-
辰時一刻。縣城。
大年三十,住的近的都出來轉悠,看還添點什麼新鮮物。
許毅這揹著揹簍剛走進藥堂的那條街,還沒等吆喝就被一個小飯館的老闆叫住,“小夥子,你這筍是賣的嗎?”
他站在鋪子臺階上,恰好能看清許毅揹簍裡的東西。
許毅停下,把揹簍放在地上,笑著點頭應,“是啊,今早現挖的。”
“喲,是筍尖,這可是稀罕物吶。”
路過的人忍不住看。
這在冬日裡更少見了。
眾人不走了,有些心動的準備聽聽價。
許毅拿出一根遞給老闆,“您瞧。”
比手指還長出一截,一晃都能聞見筍的清香味,真是喜人的緊。
老闆接過去就不捨得鬆手了,“那你賣不賣?”
他這小館子都是一些常見的菜,誰家都有,沒什麼特色。
可若是來碗冬筍湯就不一樣了。
別家都沒有,這又是稀罕物,那保準往他這來。
只可惜他之前想過,還想給人開工錢去挖,都嫌冷沒人去呢。
“賣啊,我留上兩根就成,剩下的都賣。”
許毅笑著答覆。
“215文一斤,您要的話我這就給您稱,這天冷的要命,您店裡賣上一碗,生意保準好。”
這個價格許毅路上就想好了。
夏天的筍尖也就一百文一斤。
可這物以稀為貴,這想吃吃不著的東西價格自然就高。
215文,是真不便宜。
但細細一算,一斤最少能出五碗湯,一碗賣一百二十文。
老闆心裡一喜,當即拍板,“過年這幾天都在家吃,下館子的人少,先給我來上十斤。”
許毅聞言一喜,提起揹簍邊上的秤。
老式的稱,一根木棍當杆,上面用銀點子做刻度,三條鐵鏈子連線下面一個托盤。
秤桿的前方還有一個鉤子,用來稱重物,大物件。
拎著的繩索也分前後,重物用前面的繩,輕的用後面的繩。
兩種的秤砣也有區別,重物是大鐵塊上面寫著重量,替換斤數不同的鐵塊,達到秤桿子平衡,就稱出重量了。
稱十斤不用那麼費勁,秤桿子上用繩子綁著個秤砣,直接把筍放秤盤裡就行。
筍容易滾動,許毅分了兩次。
筍有大有小,正好十斤可費勁,“十斤三兩。”許毅把稱給老闆看。
這個動作讓老闆好感十足。
笑道,“成,我算你十斤半。”招呼小二把筍抬進去,給許毅結賬。
“一斤215文,十斤半是”老闆尷尬一笑,“小夥子你等等,我去拿算盤。”
“2兩餘257文。”
下一秒許毅已經說出了總數。
老闆意外,“小夥子算的這麼快?”
許毅含笑著點頭,“您拿著算盤算算就是了,我就在這,不對包管找我就成。”
老闆爽快付了錢,“小兄弟,你過了年要是還有就往這來來,我能要上不少。”
“就算我這要不上忒多,你在我這門口賣就是了。”
許毅眼睛一亮,“成,過了這幾天我就來。”
老闆也高興,“那就說定了啊。”
見筐子裡還有不少,剛才心動的路人也圍了上來,“給我來二斤。”一個體態豐腴的大嬸先開口。
“給我也來二斤,我家那口子天天要吃新鮮,難伺候著呢。”
“好嘞。”許毅絲毫不見慌亂,動作爽利且有序。
稱稱,算賬。
他記性好,誰要多少,一個不差的記著,要是有些零頭,還直接報上總價錢。
老闆從店裡抱著算盤跑出來,誇獎道:“小兄弟真是好本事,一分不差呢。”
邊上人一聽,連做生意的人都說他算的準,那保準靠譜。
紛紛痛快給錢。
不管哪的人都:()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