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潤奔赴海外後,蘇婧妍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科研專案中,這是一個與人工智慧結合的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旨在利用AI技術最佳化城市公共資源分配。專案初期,團隊就遭遇難題,AI演算法在模擬城市複雜場景時頻頻出錯,大量資料處理工作也讓進度受阻。
每天,蘇婧妍在實驗室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眼睛緊緊盯著電腦螢幕上不斷滾動的資料,大腦飛速運轉,試圖找到演算法的漏洞。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讓她身心俱疲,可每當她感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開啟和許嘉潤的聊天記錄,看著他鼓勵的話語,疲憊便會一掃而空。
許嘉潤在海外的日子同樣忙碌,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和複雜的商業談判讓他應接不暇。一次,他在和歐洲一家企業洽談合作時,對方對技術細節提出了諸多嚴苛要求,甚至質疑技術的可行性。談判陷入僵局,許嘉潤壓力巨大,他利用休息時間,反覆研究對方的需求,結合當地市場特點,對技術方案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在後續的談判中,他憑藉專業的知識和真誠的態度,成功說服了對方,簽訂了合作協議。那一刻,他激動地給蘇婧妍發去訊息:“婧妍,合作談成了!真希望你能在我身邊,和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蘇婧妍收到訊息時,正為演算法中的一個關鍵引數頭疼不已。看到許嘉潤的喜訊,她由衷地為他高興,同時也備受鼓舞。她重新審視演算法,嘗試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思考,終於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經過連續幾天的除錯,演算法終於能準確模擬城市場景,專案取得了重大突破。
隨著專案的推進,蘇婧妍受邀參加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她將在會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對她來說既是難得的機會,也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參會的都是國際頂尖的學者和科研人員。為了準備這次演講,蘇婧妍日夜苦練英語表達,不斷最佳化ppt內容,許嘉潤也利用時差,在空閒時幫她練習演講技巧,糾正發音。
研討會當天,蘇婧妍站在臺上,儘管心中緊張,但想到許嘉潤的鼓勵,她深吸一口氣,開始了自信的演講。她詳細闡述了研究背景、創新點以及應用前景,流利的英語和新穎的觀點吸引了全場的目光。演講結束後,許多學者主動過來與她交流,對她的研究給予高度評價,還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合作意向。蘇婧妍興奮不已,她第一時間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許嘉潤,兩人在電話裡暢想著未來的發展。
然而,就在蘇婧妍沉浸在學術成果帶來的喜悅中時,生活卻給了她沉重一擊。她的母親突然生病住院,病情嚴重,需要一大筆治療費用。蘇婧妍心急如焚,她一邊在醫院照顧母親,一邊四處籌集資金。巨大的壓力讓她心力交瘁,甚至產生了放棄科研的念頭。
許嘉潤得知這個訊息後,心急如焚。他立刻向公司請假,飛回國內。在醫院裡,他緊緊握住蘇婧妍的手,堅定地說:“婧妍,別害怕,我們一起面對。錢的問題我來想辦法,你一定要振作起來,阿姨會好起來的,你的科研夢想也不能放棄。”許嘉潤動用了自己所有的積蓄,還向朋友借了一部分錢,幫助蘇婧妍解決了燃眉之急。
在許嘉潤的陪伴和鼓勵下,蘇婧妍逐漸振作起來。她在醫院和實驗室之間奔波,白天照顧母親,晚上熬夜做科研。許嘉潤也在一旁幫忙,他會在蘇婧妍疲憊時為她按摩,給她講笑話逗她開心,還會在醫院幫忙照顧蘇婧妍的母親,陪她聊天解悶。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蘇婧妍母親的病情逐漸好轉。蘇婧妍也在許嘉潤的支援下,順利完成了科研專案的後續工作。專案成果得到了廣泛應用,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蘇婧妍也因此獲得了多項科研獎項。
許嘉潤的海外專案也圓滿收官,他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國內。兩人再次相聚,感慨萬千。他們手牽著手漫步在曾經熟悉的校園,回憶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那些困難和挫折都變成了珍貴的回憶。
不久後,許嘉潤所在的公司決定成立一個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許嘉潤憑藉出色的表現被任命為研發中心的負責人。這意味著他將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平臺,去實現自己在新能源領域的抱負。蘇婧妍也收到了國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的博士後邀請,繼續深造學術。
在面臨人生重要選擇的時刻,蘇婧妍和許嘉潤陷入了沉思。他們都清楚,無論是許嘉潤的研發中心,還是蘇婧妍的博士後深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可能會面臨新的分離。但他們也明白,這是他們實現夢想的重要契機,不能輕易放棄。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相互支援,共同追求夢想。許嘉潤鼓勵蘇婧妍去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