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宇宙迴響與文明新章(1 / 2)

“星耀號”在浩瀚宇宙中穩步前行,它就像一隻承載著人類希望的銀色飛鳥,身後是地球家園的牽掛,前方是無盡未知的神秘。隨著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星耀號”傳回的資料量呈指數級增長,每一條資訊都可能蘊含著改寫人類認知的力量。蘇婧妍和許嘉潤整日忙碌於量子能源創新中心的指揮大廳,緊盯著螢幕上跳動的資料,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細節。

此時,“星耀號”的主要任務是對一顆疑似存在液態水的類地行星進行詳細探測。這顆被命名為“希望之星”的行星,位於一個遙遠的恆星系,距離地球超過50光年。量子諧振引擎雖然極大地縮短了航行時間,但“星耀號”仍在宇宙中孤獨穿梭了數年之久才抵達目標區域。

在接近“希望之星”的過程中,“星耀號”上的科研團隊利用先進的量子探測裝置,對行星的大氣成分、磁場強度、表面地形等進行了全方位掃描。資料來源源不斷地傳回地球,科研人員們驚喜地發現,這顆行星的大氣中含有豐富的氧氣和水蒸氣,表面存在著廣闊的海洋和陸地,極有可能孕育著生命。

蘇婧妍組織了一支由頂尖生物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分析小組,對“希望之星”的資料進行深入研究。他們試圖從這些資料中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哪怕是最微小的線索。分析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利用量子計算技術對海量資料進行篩選和分析。經過數週的努力,他們終於在行星表面的某些區域發現了疑似生物活動的痕跡——一些具有規則形狀的結構,其分佈和變化規律與地球上的生物群落有著相似之處。

這個發現讓整個量子能源創新中心都沸騰了起來,人類或許即將首次發現外星生命,這無疑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突破。然而,在興奮之餘,科研人員們也保持著高度的謹慎。他們深知,僅憑目前的資料還不足以確鑿地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探測和研究。

許嘉潤負責協調“星耀號”與地球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他與“星耀號”上的指揮官密切聯絡,根據地球科研團隊的建議,調整探測計劃和裝置引數。為了獲取更準確的資料,“星耀號”釋放了多個小型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攜帶了更精密的分析儀器,朝著“希望之星”的不同區域飛去。

在等待探測器傳回資料的過程中,量子能源創新中心的科研人員們並沒有閒著。他們開始思考如何與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進行交流。如果真的發現了外星文明,那麼人類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避免因誤解而引發衝突,成為了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蘇婧妍組織了一場跨學科的研討會,邀請了語言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專家們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提出了各種設想和方案。語言學家們嘗試構建一種基於數學和物理原理的通用語言,認為這種語言可能更容易被外星生命理解;哲學家們則探討了與外星文明接觸可能帶來的倫理和道德問題;心理學家們研究了人類與外星生命交流時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和應對策略。

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反覆的論證,科研團隊最終制定了一套初步的解除方案。該方案包括一系列的訊號發射和探測計劃,旨在向外星生命表明人類的友好意圖,並嘗試建立起初步的溝通。

與此同時,“星耀號”上的探測器陸續傳回了令人振奮的資料。在行星表面的一片海洋中,探測器檢測到了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在地球上通常是由生物代謝產生的。這一發現進一步增強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就在科研人員們滿懷期待地準備進一步探索時,“星耀號”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在一次常規的裝置檢查中,宇航員們發現量子諧振引擎的核心部件出現了異常波動。如果不及時解決,引擎可能會發生故障,導致“星耀號”失去動力,被困在遙遠的宇宙中。

訊息傳回地球,蘇婧妍和許嘉潤心急如焚。他們立即組織了量子能源領域的專家,對“星耀號”傳回的引擎資料進行緊急分析。經過一番緊張的研究,專家們確定了問題的根源——由於長時間在宇宙中執行,量子諧振引擎受到了宇宙射線的干擾,導致其內部的量子態出現了不穩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嘉潤迅速與“星耀號”上的宇航員取得聯絡,遠端指導他們進行緊急修復。宇航員們身著厚重的宇航服,小心翼翼地進入引擎艙,按照地球的指示進行操作。在狹小而複雜的空間裡,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數小時的努力,終於成功修復了量子諧振引擎。

“星耀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