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潤離開後的日子,校園裡的喧囂似乎都變得遙遠。蘇婧妍每天穿梭在教學樓與圖書館之間,她將對許嘉潤的思念化作學習的動力,全身心投入到學業中。清晨,她總是第一個到達圖書館,找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她的書本上,也照亮了她對未來的憧憬。
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蘇婧妍遇到了一門極具挑戰性的課程——高階資料分析。複雜的理論和繁瑣的實操讓不少同學望而卻步,但蘇婧妍沒有退縮。她想起許嘉潤在面對科研難題時的專注與堅持,便給自己打氣:“嘉潤能做到,我也一定可以。”每天課後,她都會留在實驗室,反覆鑽研資料模型,不斷除錯程式碼。遇到不懂的問題,她就向老師和學長學姐請教,常常忙碌到夜幕降臨。
一次,蘇婧妍在分析一組實驗資料時,陷入了困境。無論她如何調整引數,結果都與預期相差甚遠。她坐在電腦前,眉頭緊鎖,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就在這時,手機螢幕亮起,是許嘉潤髮來的郵件。他在郵件裡分享了自己在國外的學習生活,還鼓勵蘇婧妍不要輕易放棄。看著許嘉潤溫暖的文字,蘇婧妍的眼眶溼潤了,同時也湧起一股力量。她深吸一口氣,重新審視資料,終於發現了一個被忽略的細節,成功解決了問題。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也更加期待許嘉潤的歸來,能與他分享這份喜悅。
除了學業,蘇婧妍還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她加入了學校的公益社團,和成員們一起策劃並組織了一場為貧困山區兒童募捐衣物和書籍的活動。在活動籌備過程中,蘇婧妍充分發揮自己的組織能力,聯絡贊助商、設計宣傳海報、安排募捐點。然而,活動初期並不順利,響應的同學寥寥無幾。蘇婧妍沒有氣餒,她和社團成員們一起在校園裡發放傳單,向同學們講述山區兒童的困境,呼籲大家獻出愛心。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同學被他們的熱情和真誠所打動,紛紛捐出自己的物品。看著堆積如山的捐贈物資,蘇婧妍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次活動不僅幫助了山區的孩子們,也讓蘇婧妍在團隊協作中得到了鍛鍊,收穫了許多珍貴的友誼。
在忙碌的學習和社團活動之餘,蘇婧妍最期待的就是與許嘉潤視訊通話的時刻。每個週末的晚上,他們都會準時接通影片,分享彼此一週的生活點滴。許嘉潤會講述他在國外的課堂上與教授和同學們激烈討論學術問題的場景,還會分享他在異國他鄉的文化體驗,比如參加當地的傳統節日慶典,品嚐特色美食。蘇婧妍則會向他講述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社團活動的趣事,還有校園裡那些讓她想起他們曾經美好時光的角落。
有一次視訊通話,許嘉潤髮現蘇婧妍的臉色有些疲憊,心疼地問道:“婧妍,你是不是太累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注意休息。”蘇婧妍笑著搖搖頭說:“我沒事,我知道你在國外也很辛苦,我不能落後呀。而且,每當我想到你,就覺得充滿了力量。”許嘉潤看著螢幕裡的蘇婧妍,心中滿是感動和心疼:“等我回去,一定好好陪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嘉潤的交換生生活即將結束。蘇婧妍滿心歡喜地期待著他的歸來,開始計劃他們重逢後的日子。她想著要帶許嘉潤去學校附近新開的一家甜品店,那裡的蛋糕是他們都喜歡的口味;還要一起去看一場期待已久的電影,手牽著手漫步在街頭。
終於,許嘉潤回國的日子到了。蘇婧妍早早地來到機場,站在出口處,眼睛緊緊地盯著通道。當許嘉潤的身影出現的那一刻,蘇婧妍激動地跑了過去,兩人緊緊相擁。許嘉潤輕輕撫摸著蘇婧妍的頭髮,說:“我回來了,好想你。”蘇婧妍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淚花,笑著說:“歡迎回來,我也想你。”
回到學校後,許嘉潤髮現蘇婧妍變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她在學業上的出色表現讓他感到驕傲,而她在社團活動中展現出的擔當和能力也讓他刮目相看。許嘉潤將自己在國外的學習成果和收穫與蘇婧妍分享,他們一起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許嘉潤的鼓勵下,蘇婧妍決定參加學校組織的一項重要學術競賽。這項競賽的難度很大,需要參賽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蘇婧妍有些猶豫,擔心自己無法勝任。許嘉潤握住她的手,堅定地說:“婧妍,你一定可以的。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我都看在眼裡,你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相信自己,我會一直在你身邊支援你。”在許嘉潤的鼓勵下,蘇婧妍鼓起勇氣報名參賽。
為了準備競賽,蘇婧妍和許嘉潤一起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不斷地討論和完善方案。他們常常在圖書館裡一待就是一整天,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在這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