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出房子建成後的樣子,有一個小花園,種滿了鮮花,旁邊是一間書房,擺滿了自己喜愛的書籍。
他知道,這將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心中既興奮又緊張,彷彿站在了人生的新起點上,即將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
第二天,陽光明媚,林真逸早早來到茶館。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不時望向門口,眼神中帶著期待。
不一會兒,張玉鎮也到了,兩人寒暄幾句後,便一起前往那塊地。
張玉鎮邊走邊介紹土地的邊界和一些注意事項,手指向各個方向,詳細說明:“這片地東邊到那棵大松樹,西邊就是那條小溪,平時溪水清澈,夏天還能在裡面抓魚。”
林真逸認真聽著,不時四處檢視,還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感受著泥土的溼潤與細膩,彷彿在感受大地的脈搏。他問張玉鎮:“這地離海遠不遠啊?”
張玉鎮回答:“不遠,走個二十來分鐘就能到海邊,站在這兒天氣好的時候都能看到大海波光。”
林真逸心裡更滿意了,彷彿已經看到自己在海邊漫步的場景。
他笑著對張玉鎮說:“這地方真不錯,我越來越期待以後的生活了。”
張玉鎮也笑著回應:“看來你是真喜歡這兒,希望你能在這兒過上滿意的日子。”!
兩人的交談聲在山間迴盪,與周圍的自然融為一體。
回到鎮上的茶館,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開始談價格。
張玉鎮開了個價,林真逸稍作思考後說:“張哥,我覺得您這個價格稍微有點高,我瞭解過周邊的地價,再結合這塊地目前的情況,能不能再降一點?”
張玉鎮沉思片刻,眉頭微皺,隨後說道:“兄弟,看得出你是真心想要,這樣吧,我再讓一步,這個價不能再少了。”
林真逸看著張大哥誠懇的眼神,點頭同意:“行,張哥,就按您說的。”
“但我希望您能儘快辦理相關手續,我想早點動工建房。”
張玉鎮爽快地答應:“行,都是爽快人,我明天就去辦。”
兩人握手達成交易,林真逸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知道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這一刻,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彷彿也在為他們的成功交易而歡呼。
接下來的幾天,林真逸和張玉鎮一起跑辦各種手續。
在土地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好奇地問:“你怎麼想著來這兒買地啊?現在大家都往城裡擠,你卻往山裡跑。”
林真逸笑著說:“想換種生活方式,在山裡能找回內心的寧靜。”
工作人員感嘆:“現在像你這樣的人可不多了。不過這地方確實美,等你房子建好了,肯定捨不得走。”
辦理手續的過程並不順利,需要準備各種材料,還得來回跑不同的部門。
首先,在土地流轉手續方面,要提供土地權屬證明、雙方身份證明、土地流轉合同等材料。
林真逸和張玉鎮仔細準備,確保材料準確無誤。
然而在提交時,因合同中部分條款表述不夠清晰,被要求重新修改。
規劃建設手續更是繁雜,林真逸需要提交基地的詳細設計圖紙,包括地上建築的佈局、地下倉庫的結構等。
為了讓設計方案順利透過,他和設計團隊反覆修改圖紙,充分考慮環保、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在規劃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會上,專家們對設計方案提出了各種問題和建議。
林真逸站在會議室前方,認真傾聽每一個問題,詳細記錄下來,並與設計團隊一起現場商討解決方案。
例如專家提出地下倉庫的通風和防潮設計需進一步最佳化,他們便迅速調整方案。
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比如,部分手續需要村裡出具相關證明,但由於村裡工作人員對流程不熟悉,導致證明材料的準備出現了延誤。
林真逸得知後,沒有絲毫抱怨,他主動與村裡工作人員溝通,幫助他們理清流程,準備材料。在他的積極協調下,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
經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所有的手續終於辦理齊全。
拿到審批檔案的那一刻,林真逸如釋重負,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只是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艱鉅的任務等待著他,但他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林真逸站在那片廣袤卻略顯荒蕪的山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