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後,海津市的冬雪漸融,樹梢上冒出些許新綠,整個校園煥發出勃勃生機。楊子軒揹著書包,走在前往教學樓的路上,陽光灑在他身上,溫暖得讓人恍如初春已至。
“子軒!”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楊子軒回頭,看見姚建航一邊跑一邊揮手,臉上掛著大大的笑容。
“喲,怎麼今天這麼早?”楊子軒笑著問道,“平時不都是踩著點才到教室嗎?”
姚建航拍了拍楊子軒的肩膀,喘了口氣:“還不是為了咱們學習小組作業的事,大家都說今天早上商量一下分工,我哪敢遲到?”
兩人一同朝教學樓走去,教室裡已是人頭攢動,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作業的事情。王少傑正埋頭翻著厚厚的資料,倪紹豪則熟練地在筆記本上列出方案,一副“學霸本霸”的模樣。
“來了!子軒,你負責查詢經濟模型的部分吧。”倪紹豪一邊敲打著鍵盤,一邊抬頭說道,“這個部分需要大量的資料分析,應該最適合你。”
楊子軒點了點頭:“沒問題。”
討論結束後,倪紹豪拉住楊子軒:“對了,我聽說經濟系那邊有位教授特別嚴格,學姐們說你們新學期的論文要早早準備,不然會很麻煩。”
楊子軒撓了撓頭,苦笑道:“是啊,聽說這次的課題是關於‘現代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平衡’,難度可不小。”
“加油吧!到時候實在不行,我可以幫你看看結構和邏輯。”倪紹豪拍了拍楊子軒的肩膀,語氣輕鬆。
傍晚,楊子軒獨自坐在圖書館裡翻閱書籍。他對著一堆資料發呆,腦子卻有些亂,壓力讓他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
“怎麼了?這麼愁眉苦臉?”張玉瑩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帶著一絲調侃。
楊子軒抬起頭,看見張玉瑩正端著一杯咖啡朝他走來。她依舊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鼻樑上的眼鏡映出柔和的燈光。
“學姐……”楊子軒愣了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論文的事,感覺壓力有點大。”
張玉瑩在他旁邊坐下,將手中的咖啡遞給他:“喝口咖啡提提神。經濟學不是你的專業嗎?難不成這點難度就把你打倒了?”
楊子軒接過咖啡,輕聲說道:“學姐你說得輕鬆,可這次的課題確實挺複雜的。”
張玉瑩眨了眨眼,彎下腰從包裡拿出一本書,遞到他面前:“我剛好看過相關內容,這本書或許對你有幫助。”
楊子軒接過書,翻開一看,是一本關於現代經濟理論的經典著作。他抬頭看著張玉瑩,心裡有些感動:“學姐,這書對你也很重要吧?”
“沒事,借你用一段時間就行了。”張玉瑩笑了笑,“而且,我相信你能把論文寫得很出色。”
楊子軒低頭看著手中的書,沉默片刻,認真地說道:“謝謝你,學姐。我會努力的。”
張玉瑩微微一笑:“努力歸努力,別把自己逼得太緊,身體重要。”
幾天後,楊子軒在圖書館裡埋頭苦讀,張玉瑩偶爾也會來陪他。她坐在對面,一邊看書一邊時不時給他遞上一兩條建議。楊子軒漸漸發現,雖然張玉瑩的專業是會計學,但她對經濟學的理解也不淺,很多時候她的一句話就能點醒他的思路。
“學姐,你是不是偷偷學過經濟學?”一天晚上,楊子軒忍不住問道。
張玉瑩抬起頭,嘴角掛著一抹狡黠的笑:“沒有啊,只是對這方面感興趣而已。”
楊子軒笑了笑,心中不由得多了幾分敬佩。他忽然覺得,張玉瑩不僅僅是個溫暖的人,更是個聰明又有深度的人。
幾周後,楊子軒的論文終於初步完成,他激動地將列印好的稿件交給教授時,教授竟罕見地露出了讚許的笑容:“不錯,思路清晰,資料分析也很有說服力,繼續保持。”
聽到這句話,楊子軒如釋重負。他第一時間給張玉瑩發了訊息:“學姐,我透過了!謝謝你一直以來的幫助!”
很快,張玉瑩的回覆彈了出來:“恭喜!請我吃飯吧,算是慶祝!”
楊子軒笑了笑,回了一句:“沒問題!”
這一刻,他心裡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雖然這一路並不容易,但有張玉瑩的陪伴,他似乎對未來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