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潮集團對靈智科技的持續滲透顯然是有備而來。在極光基金的收購計劃受阻後,星潮迅速調整策略,透過其下屬的技術子公司,與靈智的部分國際合作夥伴接洽,試圖繞過靈智科技直接切入市場。
“星潮顯然是在試圖打破我們的合作網路。”梁邵超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分析道,“如果他們成功拉攏這些合作伙伴,不僅會削弱我們的市場份額,還可能導致我們的國際聲譽受損。”
張玉瑩眉頭緊鎖:“這是釜底抽薪的典型手段。他們抓住了我們國際化程序中一些初期合作協議還不夠穩固的弱點,必須儘快採取措施。”
楊子軒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目光中透出一絲冷意:“他們越急於冒進,越說明我們走對了路。邵超,繼續盯住他們的動向。同時,建航聯絡歐洲團隊,強化與現有合作伙伴的關係,可以透過簽訂長期合同或者聯合專案的方式,讓我們的利益深度繫結。”
“明白,我會盡快安排。”姚建航點頭應道。
與此同時,為了應對近期的各種危機,楊子軒親自飛往美國,與幾家核心客戶進行面談。在舊金山的一次商務酒會上,他意外遇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大學時期的同學梁永傑。
“楊總,真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你!”梁永傑笑著舉起酒杯,“看來你的公司現在已經是國際上的大明星了。”
“永傑?”楊子軒有些驚訝,但隨即露出笑容,“沒想到會在這裡碰到你。你現在在哪家公司?”
“我在一家投資機構,負責科技領域的併購和融資。”梁永傑說道,“其實最近我們公司也在關注區塊鏈技術,特別是你們靈智的智鏈系統,我很感興趣。”
楊子軒聽到這話,笑容變得略微深邃:“是嗎?那改天可以聊聊,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兩人交談了一會兒,楊子軒敏銳地察覺到,梁永傑雖然態度熱情,但話語間隱隱帶著某種試探。這讓他不禁警惕起來:梁永傑會不會和星潮或者極光基金有關?
回到酒店後,楊子軒立刻聯絡了梁邵超:“邵超,幫我查一下樑永傑目前的公司背景,看看是否和星潮或極光基金有聯絡。”
梁邵超答應後迅速展開調查,很快得出了結果。
“子軒,你的直覺很準。”梁邵超說道,“梁永傑所在的公司,雖然表面上是獨立機構,但其部分資金來源確實和極光基金有關。”
楊子軒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看來他們不光是從外部施壓,還想透過熟人關係來打探我們的動向。”
處理完梁永傑的事情後,楊子軒與姚建航約了一頓晚餐,兩個兄弟終於有了片刻的放鬆時間。
“建航,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楊子軒端起酒杯,“如果沒有你,我真不知道還能不能撐住這局棋。”
姚建航笑著碰了碰他的杯子:“說這些就見外了。咱們兄弟一起打下的天下,當然得一起守住。而且,我發現你最近太拼了,連睡覺時間都不夠吧?”
楊子軒嘆了口氣:“公司走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事業,更是一種責任。每一位員工、每一個支援我們的客戶都在看著我們,我不敢有一絲懈怠。”
姚建航放下酒杯,認真說道:“子軒,我知道你的壓力很大,但有些時候也要相信我們這些兄弟。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都在背後支援你。”
楊子軒微微一笑,眼中浮現出一絲感動:“謝謝你,建航。有你們,我才有底氣繼續走下去。”
幾天後,靈智科技正式與歐洲一家物流巨頭達成深度合作協議。這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智鏈系統在物流領域的領導地位,也讓星潮試圖繞開靈智的計劃徹底失敗。
“他們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姚建航分析道,“試圖撬動我們的客戶,結果卻讓客戶更加依賴我們。”
楊子軒點頭:“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需要在更多行業建立類似的生態關係,讓靈智科技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梁邵超插話道:“極光基金可能還會有後續動作,不過我們現在的股權回購已經初見成效,短期內他們很難再有突破。”
楊子軒看向大家,語氣堅定:“危機暫時緩解,但這場博弈還遠未結束。無論星潮還是極光基金,只要他們還在,我們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團隊成員紛紛點頭,會議室內再次充滿了信心與鬥志。
深夜回到家中,楊子軒推開書房的門,發現張玉瑩正在整理一份財務報表。
“還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