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到家裡來了,連旭大爺都來了,說有事找你。”
陳老爺子忙說:“旭大爺都100多歲了,還來找我?啥事啊?”
陳爭媽媽姓蔣,蔣媽媽說:“你先回來吧,我給老輩子們泡茶。”
“好,你把大爺們照顧好,我馬上回。”
他轉身趕忙往回走,自己家在村那頭,走山路捷徑也得十來分鐘。。
他口中的旭大爺是陳家灣的族長,陳爭他們尊稱他為旭爺爺,旭爺爺今年虛歲104歲,是“期”字輩的老大。
,!
陳爭父親,陳老爺子雖然七十出頭,在他們這些老人家眼裡,是永遠的小屁孩。
旭爺爺他們家有長壽基因,聽說每一代都有百歲老人。每年正月十七是旭爺爺的過生,全村老少只要能回的都要回來吃長壽麵。旭爺爺不光是族長,也是全村靈魂般的人物,很多大事都要請示他。
陳老爺子邊走邊想,記得這群老爺子上次聚集開會,還是十幾年前的。
那時村裡有個後生給孩子瞎起名引起老爺子們群情激奮。
桐麻嶺的麻石坡又叫陳家灣,全村都是一個家族,湖廣填天府的時候,從湖南過來的,幾百年來,都是按輩分排的,陳爭是國字輩,他爸爸是光字輩,往上是其字輩,再往上是紹字輩,第一代祖宗是子字輩,子字輩三兄弟在順治年間從湖南遷到了這裡。
十多年前,一個光字輩的後生是么房,年紀小,又常年在外打工,給兒子起名叫“陳子龍”,覺得很霸氣,逢人就得意的炫耀,這事最終被旭爺爺他們知道了。也是這二三十個老人家和他們鬥爭了一個星期,要他把名字改了。
那家人打死不同意改,說起名字是自家的自由,和別人無關。
老人們每天坐在那家人院子,每天早上來晚上走,中午家屬送飯來,就在他們家院子吃。
結果那個後生也硬氣,就是不妥協,還說這群老頭迂腐,頑固。
當然,結局是不完滿的,那個後生終究沒有給自己兒子改名,說上戶的時候已經定了,要改很難,加之這個後生還很犟,僵持不下,乾脆全家回到深圳繼續打工,從此不搭理這事了。
聽說,這家人這些年來,再也沒有回來過,幾個老人家想找他們而不得。而他的爸爸,也是其字輩的祥爺爺,比旭爺爺小几歲。祥爺爺老實巴交,管不了自己的兒子,又覺得對不住自己的兄弟和祖宗,也生了一場大病。
旭爺爺見事情鬧成這樣,也每天唉聲嘆氣,說禮崩樂壞,人心不古。這事成了老人們的心病。旭爺爺作為帶頭大哥,氣得住院半個月。
當時的抗爭二三十人,現在已經去世好幾個了,包括祥爺爺,也去世好幾年了。
:()叄點壹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