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高懸,集市上熙熙攘攘,喧鬧聲不絕於耳。
王玉蘭頓了頓,目光狡黠地掃向幾個普通衙役。
那眼神彷彿藏著一隻機靈的小狐狸,趁一眾衙役還在交頭接耳、沒反應過來。
王玉蘭蓮步輕移,身姿輕盈得如同風中翩躚的蝴蝶,迅速閃到他們身旁。
隨即,王玉蘭毫不猶豫地拉開衣袖,將嘎吱窩對著幾個衙役。
剎那間,一股濃烈腥臭的體味裹挾著香料味撲面而來,仿若一陣刺鼻的風呼嘯而過。
幾個衙役下意識地捂住鼻子,面露嫌惡,眼睛瞪得溜圓,嘴巴撇得老長,身體本能地往後退,腳步踉蹌。
但卻因王玉蘭的動作太快,躲閃不及,有個年輕衙役甚至差點撞翻身後的小攤
王玉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眼中閃過一絲促狹,顯然是故意捉弄他們一番。
“當然!這香料附著力極強,但凡與人稍有接觸,便極易沾染。不信,現下便可找人一試。”
說著,王玉蘭環顧四周,目光仿若靈動的光束,在人群中搜尋,最終落在一位熱心的大嫂身上。
大嫂身形富態,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正好奇地張望著這邊。
王玉蘭款步上前,輕輕拉住大嫂的手,動作輕柔得如同微風拂柳,稍作停留後鬆開。
接著,王玉蘭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那副特製眼鏡戴上,那眼鏡在日光下閃爍著奇異的光澤。
王玉蘭朝著自己和大嫂接觸過的衣袖處仔細端詳,隨即抬手指向一處,笑語盈盈:
“大嫂,您看,這兒沾染的香料痕跡,在這眼鏡下一目瞭然。”
眾人聽聞,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伸長脖子張望,眼中滿是驚奇之色,嘴裡不時發出“嘖嘖”的驚歎聲。
大嫂也低頭瞧向自己的手,又藉助王玉蘭手中的眼鏡看了看所指之處,不禁點頭稱是:
“還真是,這可太奇妙了!”
此時,王玉蘭再次看向馬鐙,眼神裡透著幾分篤定,仿若寒星般閃耀,似在無聲地質問:他身上又為何沒有這般痕跡?
馬鐙站在一旁,起初聽聞王玉蘭所言,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嘴唇微微顫抖,眼睛慌亂地四處亂瞟,試圖尋找一絲可乘之機。
當王玉蘭拿出眼鏡展示香料痕跡時,馬鐙就知道壞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同被抽乾了血色的紙張。
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噼裡啪啦地砸在地上,張嘴想要辯解,喉嚨卻像被堵住一般。
只能心虛地望向領頭衙役,雙腳不自覺地往後縮了縮,身體也跟著微微顫抖。
王玉蘭給周圍人看眼鏡下的馬鐙,只見他身上的確沒有絲毫的香料痕跡。
隨即王玉蘭挺直腰背,提高音量說道:
“各位鄉親、官爺,大家都瞧清楚了,這香料極為特殊,只會在衣物布料上附著,像面板、毛髮之類的別處不會沾染!”
“哪怕在地上怎麼滾,香料都會緊緊附著在衣服上,絕不輕易掉落。”
說著,王玉蘭蹲下身,簡單用衣服蹭了蹭地,衣服上沾染了灰塵,但香料一點也沒少。
“我若是真與馬鐙撞了個滿懷,他這身衣裳怎會如此乾淨?毫無香料蹤影,這難道不奇怪嗎?”
眾人紛紛點頭,交頭接耳間滿是對王玉蘭的認同,幾個年輕人更是高聲喊道:
“這事兒太蹊蹺,馬鐙肯定在撒謊!”
王玉蘭見眾人的反應,心中更有底氣,她先是向眾人微微福身行禮,身姿優雅端莊,表達謝意。
接著,王玉蘭目光轉向領頭衙役,不卑不亢地說:
“官爺,如今事實擺在眼前,馬鐙所言漏洞百出,還請您重新斷案,還我清白。”
而後,王玉蘭蓮步輕移走到馬鎡面前,目光如炬地直視他,眼中的怒火仿若能將人點燃,大聲道:
“你平白無故冤枉於我,今日之事,必須給我個說法!”
說罷,王玉蘭又面向百姓,聲音清脆響亮,高聲呼籲
:“鄉親們,今日若任由他這般誣陷得逞,日後大家走在街上,豈不是都要提心吊膽?咱們要為公道站出來!”
眾人被她的話激起共鳴,紛紛附和,要求嚴懲馬鐙。
人群中,一位老者氣得鬍鬚直抖,柺杖在地上跺得咚咚響,大聲喊道:
“不能放過這騙子!”
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嘴裡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