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道站在講臺上,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
宇道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
“午馬——玉螭”
幾個大字,字跡剛勁有力。
接著,宇道熟練地旋轉投影儀按鈕,下一個幻燈片緩緩展現。
—————————
第八個生肖幻燈片:
未羊 - 鬍髯郎
? 背景:
在暖黃色的午後,陽光似金色絲線,輕柔地傾灑在廣袤無垠的翠綠草地上。
微風拂過,草浪層層翻湧,散發出清新的草木香氣。
草地之上,幾棵高大樹木拔地而起。
繁茂枝葉層層疊疊,像一把把撐開的巨傘,投下一片片清涼的綠蔭。
在斑駁樹影裡,偶爾能看到一些小蘑菇從溼潤的泥土中探出頭來,像是給大地鑲嵌的精緻紐扣。
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在陽光輕撫下,呈現出淡藍色的朦朧輪廓。
山腰間雲霧繚繞,如夢似幻,彷彿給山巒披上了一層薄紗。
山腳下,一條蜿蜒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見底。
水底的石頭和沙礫清晰可見,溪水在陽光的折射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一路歡歌向著遠方奔去。
? 主圖:
展開這幅畫卷,一片如詩如畫的草地映入眼簾。
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綠色絨毯之上,一隻白色綿羊成為畫面焦點,正悠然自得地吃草。
羊兒的羊毛異常蓬鬆柔軟,恰似天上那潔白無瑕、蓬鬆綿軟的雲朵,輕柔又夢幻。
陽光傾灑而下,每一根羊毛都閃爍著柔和的光澤,像是被鍍上了一層金邊,誘人伸手觸控,感受那份溫暖與柔軟。
它那對彎曲優美的羊角,呈現出完美的螺旋形狀,一圈圈緊密纏繞。
羊角之上,細膩的紋理清晰可見,彷彿是大自然手持刻刀,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每一道紋路都記錄著歲月的流轉與變遷,無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
綿羊的眼睛宛如兩顆澄澈的寶石,溫柔且善良,從中透著一種溫和的氣質。
它靜靜地凝視著這片草地,目光中滿是眷戀。
彷彿在輕聲訴說著,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
這片草地給予它食物與棲息之所,它也以守護的姿態回饋著這片土地 。
在大綿羊身旁,幾隻小羊羔正歡快地嬉戲玩耍。
它們渾身毛茸茸的,活像一個個圓滾滾的小棉球,在翠綠的草地上歡快地滾動著。
這隻小羊羔跑得飛快,後面的同伴緊緊追趕,它們敏捷地穿梭在草叢間,嫩綠的草葉隨著它們的動作輕輕晃動。
那邊,兩隻小羊羔正相互打鬧,腦袋輕輕頂撞著對方,發出“咩咩”的稚嫩叫聲。
這些綿羊,為這片原本寧靜的草地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彷彿奏響了一曲歡快的生命樂章 。
? 文字:
? 標題:未羊 - 鬍髯郎
? 正文:未時,日稍偏西,羊於草地悠然自得,其性溫文善良、仁慈和睦、順天隨人、純潔高尚。
? 解讀:古人云:‘羊一名鬍髯郎,有名青鳥。
’羊之柔善,恰似春日之和煦微風,輕撫人心。
其在田園間吃草漫步之景,充滿祥和之態,寓意豐年富庶、和氣生財,乃人間之福兆也。
且羊毛可供暖,羊奶可滋養,羊之奉獻亦如春雨潤物,無聲卻不可或缺。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羊與‘祥’諧音,被視為吉祥的象徵。
在古代祭祀活動中,羊是常用的祭品之一,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此外,在一些地區的民間藝術中,羊的形象經常出現,如剪紙、刺繡等,寄託了人們對幸福、吉祥的追求。
—————————
每一張栩栩如生的幻燈片,都讓臺下的眾人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同學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驚訝和敬佩,他們的目光緊緊地盯著螢幕,彷彿被那神奇的畫面所吸引,無法移開。
而宇道依舊繪聲繪色地講解著,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磁性,在教室裡迴盪。
“在傳統的十二時辰計時體系裡,未時佔據著獨特而重要的位置。”
“它大約處於午後一點到三點這個時段。”
宇道目光平和,緩緩說道:
“未,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