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仿若一層輕柔的薄紗,悄無聲息地灑落在上海遠郊這座古樸的小院之上。
那曙光輕柔得如同母親的撫摸,小心翼翼地將小院從沉睡中喚醒。
青灰色的石板路錯落有致地鋪展開來,石板間的縫隙裡,一叢叢絨絨的青苔肆意生長。
那青苔宛如綠色的絨毯,毛茸茸、綠油油的,充滿了生機。
每一塊石板都被歲月打磨得光滑而圓潤,彷彿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院牆由黛瓦層層壘砌而成,高高低低,參差不齊,牆頭幾株枯草在清晨的微風中瑟瑟發抖,彷彿在輕聲低語著曾經的過往。
那黛瓦上還殘留著昨夜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顆顆細碎的珍珠,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院心之處,一棵蒼勁挺拔的桂花樹宛如一朵巨大的綠雲華蓋,繁茂的枝葉層層疊疊。
枝葉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片濃密的綠蔭,宛如一把天然的大傘,為小院遮擋著陽光和風雨。
細碎的晨曦透過葉隙傾灑而下,在地面上投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熠熠生輝。
每一片光斑都像是一個金色的小精靈,在地上歡快地跳躍著。
微風拂過,滿枝的桂花簌簌飄落,如同一陣陣金色的粟雨。
桂花如同輕盈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後悠悠地落下。
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華麗的錦緞,馥郁甜香悠悠飄散,彷彿喚醒了沉睡許久的舊夢。
香氣濃郁而甜蜜,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美妙的夢境之中。
不遠處,一口老井靜靜佇立,井圈上環繞著歲月雕琢出的深深年輪。
井圈的石頭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有些斑駁,每一道年輪都記錄著過去的歲月。
井沿的石面被打水的繩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磨出了一道道凹槽,宛如一部鐫刻著悠悠往事的史書。
清冽的井水仿若一面澄澈的鏡面,倒映著破曉時分瞬息萬變的天色。
偶爾一片桂花瓣悠悠飄落,在水面上漾起絲絲漣漪,輕柔地攪碎這一方澄澈的天光。
漣漪一圈圈地擴散開來,如同歲月的年輪,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井旁,一方矮矮的石桌和幾張石凳錯落擺放,晨露凝結在凳面上,在微光的映照下泛著晶瑩的光澤。
晨露如同寶石般璀璨,在陽光的親吻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靠牆根的角落,幾個舊陶罐隨意地散落著,罐身的釉彩剝落大半,透出一種古樸而醇厚的韻致。
那些陶罐彷彿是歲月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隨著晨曦漸漸明亮,金色的光暈為小院勾勒出一道璀璨的金邊。
這座小院也從靜謐中緩緩甦醒,即將開啟又一日平凡而溫暖的煙火日常,滿院馥郁生香。
張淑婷靜靜地站在院子一角的灶臺邊,身上繫著一條素色的圍裙,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利落地挽起。
圍裙雖然素淨,但卻乾淨整潔,彷彿帶著她對生活的熱愛和認真。
張淑婷面前的蒸籠熱氣騰騰,嫋嫋升騰的白色霧氣在微光中氤氳繚繞,仿若給張淑婷周身籠罩上一層柔和的光暈,宛如畫中仙子。
霧氣如輕紗般飄渺,將張淑婷的身影襯托得更加婉約動人。
只見張淑婷雙手熟練地拿起麵糰,輕輕一揉一按之間,麵糰便乖巧地在掌心變換著形狀。
她的手指修長而靈活,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韻律和節奏。
不多時,一個圓潤飽滿、褶子細密精緻的包子就成型了,整齊地排列在案板上,宛如一列精神抖擻、等待檢閱的小士兵。
一旁的王玉蘭,眼神裡滿是孩童般的渴望,像個饞嘴的孩子似的湊近幾步。
王玉蘭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閃閃發光,充滿了期待,鼻子微微聳動,貪婪地嗅著空氣中混雜著桂花香與包子香氣的馥郁。
“淑婷姐啊,這包子啥餡的,聞著咋這麼香。”
王玉蘭咂巴著嘴,目光緊緊鎖住蒸籠,雙手不自覺地在圍裙上蹭了蹭,既躍躍欲試地想幫忙,又生怕自己笨手笨腳添了亂。
王玉蘭的聲音裡,充滿了急切和好奇。
張淑婷抬眼一笑,眼角的細紋裡都藏著溫柔,輕聲說道:
“玉蘭妹妹,是你最愛的蘿蔔絲肉餡,今兒特意起早包的,保準你吃個夠。”
張淑婷的笑容如同清晨的陽光,溫暖而明亮。
說著,張淑婷利落地將包好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