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寒風凜冽。
隨著第一場大雪降臨,各地戰事相繼停歇。
無論是南越國的內亂,還是營州的戰事,都在這銀裝素裹中暫時沉寂。
樊陽城迎來了難得的平靜時光,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絲難得的安寧。
城中街道上,百姓們裹著厚厚的棉衣,踩著淺雪採購年貨。小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空氣中飄蕩著糖炒栗子和烤紅薯的香氣。
孩童們在雪地裡嬉戲打鬧,堆雪人、打雪仗,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街邊的店鋪張燈結綵,紅燈籠在寒風中輕輕搖曳,為這座飽經戰火的城市增添了幾分喜慶。
曹浪府中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趙高指揮著下人們張燈結綵,籌備年貨。他尖細的嗓音在庭院中迴盪:\"小心點!那對紅燈籠要掛正了!\"
花木蘭則帶著親兵們清掃庭院,幹起活來尤為賣力。
府中到處有都裝飾著紅綢、春聯、窗花,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夫君,你看這春聯寫得如何?”李師師抱著小曹安,指著剛貼上的春聯問道。
她身著一襲淡紫色錦袍,懷中裹著紅色襁褓的小曹安正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曹浪仔細端詳喃喃道:“春風送暖入屠蘇,瑞雪兆豐年,好字好句!師師的書法越發精進了。\"
曹浪伸手輕輕撫摸春聯上遒勁有力的字跡,眼中滿是讚賞。
李師師嫣然一笑,道:“這是特意為咱們小安寫的,希望來年他能平安喜樂。”
說完她又低頭看著懷中的孩子,眼中滿是柔情。
小曹安在母親懷中咿咿呀呀,伸出小手想要抓住飄動的紅綢,曹浪見狀,忍不住伸手逗弄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自從起兵之日起,曹浪就東征西戰,難得感受到有這樣的祥和。他輕輕捏了捏兒子粉嫩的小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除夕之夜,府中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曹浪宴請了樊陽城中的大小官吏一起齊聚。
大殿內,數十張案几整齊排列,美酒佳餚香氣四溢。燭光搖曳,映照著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來,大家舉杯!\"曹浪起身敬酒,手中的青瓷酒杯在燭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這一年辛苦諸位了,願來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殿中頓時響起一片應和之聲,酒杯相碰,清脆的聲響此起彼伏。琥珀色的美酒在杯中盪漾,映照著眾人或激動或感慨的面容。
花木蘭一飲而盡,豪邁地抹了抹嘴角。她今日難得卸下戎裝,換上一身紅色錦袍,顯得英氣逼人。
趙高則在一邊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眼睛卻始終留意著曹浪的舉動,隨時準備上前斟酒。
曹浪環視殿內,心中不禁感慨。
雖然座中賓客不少,但熟悉的面孔卻不多。
呂布、賈詡、武松、花榮等人都駐守在海州前線,辛棄疾、張飛遠在碣州,就連蔣欽、潘鳳也都在各地駐防。目光所及,唯有郡丞蕭何那張熟悉的面孔。
想到這裡,曹浪又斟滿一杯,轉向蕭何:\"蕭大人,這一年辛苦你了。”
曹浪聲音真誠而懇切,\"若不是蕭大人在後方管理大小政務,又及時排程各軍糧草,我軍定然沒有現在的良好局勢!\"
蕭何聞言,連忙放下剛剛夾起的一塊紅燒肉,重新端起酒杯。他的官袍略顯陳舊,卻漿洗得乾乾淨淨,一如他為人處世的作風。
\"主公言重了。\"蕭何微微欠身,聲音溫和卻堅定,\"我得主公賞識,予以重任,自然要殫精竭慮,把事情做好才能回報。\"說著,他舉杯一飲而盡,又道:\"只是前線將士們浴血奮戰,後方這點微末之功,實在不足掛齒。\"
曹浪注意到蕭何的酒杯已經空了,便親自為他斟滿:\"蕭大人過謙了。若無你在後方統籌排程,前線將士哪能安心作戰?來,這杯我敬你!\"
兩人相視一笑,舉杯共飲。殿中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向蕭何敬酒。
花木蘭更是直接拎著酒壺過來:\"蕭大人,我敬你三杯!要不是你及時調撥糧草,拿來的碣州的接連大捷!\"
蕭何連連擺手:“花將軍客氣了,這都是分內之事...”
話未說完,就被花木蘭塞了一杯酒在手中。
氣氛愈發熱烈,觥籌交錯間,曹浪卻注意到蕭何的官袍袖口已經磨得發白。他暗自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