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激辯,壯志出征
在鳳凰天仙城宏偉的議政大廳內,氣氛凝重而熱烈,仙境國的國會會議正在進行。巨大的水晶吊燈灑下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位與會者的面龐。四周牆壁上懸掛著描繪仙境國曆史與榮耀的精美掛毯,地面由光潔的大理石鋪就,倒映著人們匆匆的身影。
雅客國王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嚴肅,目光如炬。他緩緩起身,打破了片刻的寧靜:“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為了商討一件關乎國家安危與尊嚴的大事。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地龍反身之時,江水改道,那三個大部趁機入侵我們的領地。如今,我們已統一兩江中的土地,國力漸盛,絕不能讓這等屈辱之事就此作罷,我決定打過江去,找他們算賬!”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元帥劉梅的父親率先起身,他身姿挺拔,雖歷經歲月與戰火洗禮,卻依舊氣勢不凡。“陛下,臣附議。那些大部的行徑實在可惡,若不予以懲戒,日後必定還會侵犯我國。我軍如今士氣高昂,兵強馬壯,正是出征的好時機。將士們在之前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面對敵軍毫無懼色。而且,此次出征是為了扞衛國家主權,正義在我們這邊,士氣必然高漲,定能一鼓作氣,收復失地!”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迴盪在整個議政大廳。
大元帥靈珠微微點頭,她一襲白衣,氣質超凡脫俗。“陛下,從仙法輔助的角度來看,如今天象穩定,利於行軍。我也能在戰鬥中為將士們提供強大的支援,確保勝算。以我的仙力,不僅能在戰場上製造有利的天氣條件,還能在關鍵時刻為受傷的將士治療,提升我軍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 。”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樂觀。國事參議老族長眉頭緊皺,緩緩開口:“陛下,出征之事,還需從長計議。雖說我國如今實力大增,但過江作戰,地形不熟,後勤補給也面臨諸多困難。況且,戰爭必有傷亡,還需考慮百姓的承受能力。我們好不容易才迎來和平,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一旦開戰,又將生靈塗炭。”他憂心忡忡地看著國王,眼中滿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擔憂。
經濟部長劉梅母親也站起身來,她衣著得體,眼神中透著精明與幹練。“老族長所言極是。如今我國經濟剛剛起步,百廢待興,一場大規模戰爭或許會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戰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和金錢,會加重百姓的賦稅負擔。我們需要權衡利弊,確保戰爭不會拖垮國家經濟。不如先嚐試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實在不行再考慮戰爭。”
一時間,大廳內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支援出征的將領們慷慨陳詞,講述著扞衛國家尊嚴的重要性;而持謹慎態度的官員們則從實際困難出發,分析著戰爭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時,教育部長劉梅站了起來,她儀態端莊,聲音清脆而堅定:“各位,我認為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難。這場戰爭,不僅是為了領土,更是為了給國民樹立信心,為仙境國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制定詳細的戰略計劃,充分考慮後勤與經濟因素,同時做好民眾的安撫工作。我們可以透過教育宣傳,讓百姓理解戰爭的意義,從而支援我們的行動。而且,勝利後的土地和資源,也能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陸軍將軍阿雲也附和道:“沒錯,我們可以先派遣小股部隊進行偵察,摸清對岸的地形與敵軍部署,再製定全面的作戰計劃。後勤方面,我們可以提前規劃運輸路線,建立補給站,確保物資供應。我建議與老族長和經濟部長密切合作,合理調配資源,儘量減少戰爭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 。說到過江作戰,過江裝置是關鍵,我們必須儘快研究。”
此言引起眾人關注,工部侍郎張誠起身,展開手中圖紙說道:“陛下,各位大人,我和工部同僚一直在研究過江裝置。我們計劃打造一批大型戰船,船身以堅硬橡木為主,外包鐵皮,增強防護能力。每艘戰船可搭載五十名士兵,配備投石機與弩炮,保證火力。同時,為了應對複雜水情,還會在船頭安裝鋒利撞角,船尾設大型船舵,增強操控性。另外,我們還準備打造輕便竹筏,用於快速偵查與小規模突襲。竹筏用堅韌毛竹捆綁,表面塗抹防水桐油,可承載十餘人,行動靈活,能穿梭於淺灘和狹窄水域。”
運輸部長趙勇接著說:“為保障後勤物資運輸,我們打算製造平底運輸船,船身寬大,載貨量大,吃水淺,能在平緩江面穩定行駛。還會在船上設定專門的物資存放區,分類儲存糧草、兵器和藥材,確保前線物資充足。”
元帥劉梅的父親再次起身補充:“軍隊方面,接下來我們會進行針對性調整。重新編排各兵種,強化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