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裡的家史
同學的手指微微顫抖,緩緩撕開信封,展開那疊帶著溫度的信紙。一行行工整的字跡映入眼簾,她的目光瞬間被牢牢吸引,一頭扎進了這封信勾勒出的往昔之中。
信的開頭,是父親創業初期的艱難歲月。那時,父親的工廠在市場的浪潮中艱難求生,隨著業務逐漸走上正軌,幹了將近4年後,工廠迫切需要專業技術人才,於是公開招聘。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位朝氣蓬勃的大學畢業生前來應聘,她學的是機械專業,專業知識紮實,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她就是後來改變這個家庭軌跡的人。
初入工廠,她憑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刻苦鑽研的精神,迅速在工作中嶄露頭角,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為工廠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父親對她的工作能力十分賞識,常常在公開場合表揚她,兩人也因工作往來逐漸熟悉。
天有不測風雲,女孩的家中突發變故。她的父親在一次意外中受傷,腿部嚴重骨折,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下。女孩心急如焚,卻因剛參加工作不久,積蓄微薄,根本無力承擔鉅額的治療費用。父親得知此事後,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他四處聯絡業內最好的醫院,安排專家會診,前前後後花了二十多萬,只為了能讓女孩的父親重新站起來。
同學的眼眶漸漸溼潤,她難以想象父親當時的處境。工廠運營需要大量資金,每一筆支出都需精打細算,可父親卻為了幫助女孩的家庭,毅然決然地拿出鉅款。這背後,是父親對員工的關愛,更是他善良和擔當的體現。
本以為事情會就此平息,可命運卻再次露出猙獰的獠牙。女孩的母親,在長期的勞累和壓力下,身體也每況愈下,最終被查出患了癌症。面對這接二連三的打擊,女孩幾乎崩潰。父親看著女孩憔悴的模樣,心中滿是不忍,再次挺身而出。他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四處奔走,為女孩的母親籌集治療費用。五十多萬的鉅款,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父親的肩頭,但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
然而,命運並沒有眷顧這一家人,女孩的母親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女孩家中只剩下年邁的父親,孤苦伶仃,生活難以自理。父親見狀,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他每月按時寄去三千、五千甚至一萬的生活費,還親自為老人重新修繕了破舊的房子。為了讓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顧,父親又請了保姆,每月支付四五千的費用。
同學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打溼了信紙。她想起小時候,父親總是早出晚歸,忙得不可開交,自己還曾抱怨過父親對自己的忽視。如今看來,父親的愛從未缺席,只是以一種她未曾察覺的方式默默守護著這個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對父親的感激之情逐漸轉化為別樣的情愫。一次,工廠接待重要客戶,女孩主動承擔起接待工作,訂了兩間房。她與父親一同陪客戶喝酒,將父親灌醉後,扶他到客房休息。等父親醒來,發現女孩躺在身邊,頓時怒不可遏。他一直把女孩當得力助手,從未有過非分之想,更不知該如何向妻子交代。
女孩卻表示,若因此有了孩子,她會獨自帶走,若沒有,此事就此作罷。沒想到,命運再次弄人,那一次,女孩竟真的懷孕了。父親陷入了無盡的痛苦與糾結之中,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卻又對女孩和未出世的孩子負有責任。而這一切,恰好被母親撞見。
出人意料的是,母親主動提出離婚。她理解父親的難處,也明白他的為人。在母親心中,父親是一個有擔當、重情義的人,她願意成全父親對另一個家庭的責任。父親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女孩後,女孩表示,如今婚姻法規定一夫一妻制,即便表面上離婚,只要父親願意,隨時可以回家。她願意領個結婚證,在這邊帶著孩子生活,反正她在廠裡也有工資。
後來,父親與女孩結婚,將廠子的法人變更為母親。看似是權力的轉移,實則是責任與愛的延續。曾經的老闆與老闆娘,如今成了為廠子打拼的“打工者”,但他們毫無怨言,一心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為了那份難以割捨的情感。
同學看完信,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她從未想過,父親的背後竟藏著如此複雜而又充滿溫情的故事。這份沉重的愛與擔當,讓她對父親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她更加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一切。她決定,要將這封信好好珍藏,因為它承載的,是一個家庭的記憶與傳承 。
:()劉梅困情雅客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