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弘治朝主要事件 txtdurg(2 / 2)

為爭奪鹽引,分別向皇帝索要大量鹽引,引發戶部及官員不滿。

- 貨幣改革推行:弘治十六年開始鑄造弘治通寶,主要是因為當時大明通行寶鈔不斷貶值,民間只用銀和錢進行交易。

- 治理黃河:弘治二年,黃河在開封及附近州縣決口,朝廷命白昂主持治理。白昂徵集民夫二十五萬人,修築長堤,引黃河水入淮水和泗水,使黃河水東流入海,暫時緩解了黃河水患。弘治六年,黃河再次決口,劉大夏奉命治理。他採取了疏塞並舉的方法,疏浚河道,堵塞決口,修築堤壩,還在黃河北岸修築了太行堤,加強了黃河的防禦,使黃河在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減少了水患對沿岸地區的危害。

- 江南賦稅改革:針對江南地區賦稅繁重的問題,朝廷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改革。減輕了部分地區的田賦稅率,對賦稅徵收的方式也進行了最佳化,使得江南地區的百姓負擔有所減輕,有利於當地農業和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 四川播州土司問題:弘治年間,播州土司內部出現爭權奪利的情況。楊氏土司家族的一些成員為了爭奪土司職位,發生了內亂。朝廷對此進行了干預,派遣官員進行調解和處理,維護了當地的穩定,確保了土司地區對朝廷的效忠 。同時,也加強了對土司地區的管理和監督,要求土司遵守朝廷的法規和制度。

- 廣西古田壯族起義:古田壯族人民因不堪忍受當地官府和地主的壓迫剝削,爆發了起義。起義軍多次擊敗前來鎮壓的明軍,佔領了古田等地。弘治年間,朝廷多次派軍圍剿,起義持續了較長時間,給當地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也促使朝廷反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政策。

————

弘治朝後宮主要事件:

- 帝后情深與一夫一妻: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了張皇后一人,二人如同尋常夫妻般一同起居。

- 張皇后生育子女:弘治四年張皇后生長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弘治七年正月生女兒太康公主,十二月生次子朱厚煒。但朱厚煒在弘治九年早夭,太康公主也於弘治十一年早夭。

- 外戚問題:張皇后得寵使得張氏家族成為明朝最大的外戚,她的父母、兄弟、親戚都封官拜侯。其兄張鶴齡、弟張延齡憑藉權勢多行不法之事,如貪贓枉法、強姦宮女、私戴帝冠等。

————

弘治朝的民間主要事件:

- 自然災害與饑荒:弘治元年鳳陽發生大旱災、大饑荒。弘治二年冬,大雪,平地三尺,百姓凍殍而死者過半。

- 謀殺遼王案:弘治五年二月,荊州城百姓議論紛紛遼王府嫡長孫朱致樠“無疾而死”。實際上這是底層宗室因歲祿被拖欠等問題對遼王朱恩鑙不滿,從而引發的一起謀殺事件。

- 《中都志》編纂成功:弘治元年,柳瑛《中都志》編纂成功,這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鳳陽方誌。

- 丟帽奇案:有一名叫蔡應的知縣在處理事務時,官帽丟失,後公差在離城二里地的梨樹下找到,在梨樹下還挖出一具帶刀傷痕跡的死屍,蔡知縣經過調查,傳喚梨樹兩邊地主審問,最終破獲了這起謀殺案。

- 商業與手工業繁榮:蘇州成為全國紡織業中心,絲綢遠銷海外。景德鎮瓷器生產在弘治年間達到頂峰,產品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中東和歐洲。

- 文化學術發展:私人書院大量湧現,學術氛圍寬鬆。王陽明的“心學”開始興起,強調“知行合一”,對後世產重要影響。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