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景泰朝主要人員(1 / 2)

景泰朝的主要文官:

內閣及吏部官員

- 王直:在吏部尚書任上多年,歷經多朝,以正直敢言著稱,在景泰朝為朝廷選拔人才等事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 王文:曾擔任吏部尚書,善於處理政務,在景泰朝的政治事務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戶部官員

- 金濂:兩度擔任戶部尚書,在財政管理方面有一定能力,為景泰朝的經濟事務出謀劃策,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來緩解財政壓力。

- 張鳳:在景泰年間任戶部尚書,致力於財政管理和經濟事務的處理。

禮部官員

- 胡濙:長期擔任禮部尚書,歷經多朝,熟悉朝廷禮儀制度,在景泰朝負責禮儀等相關事務,為維護朝廷的禮儀規範和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兵部官員

- 于謙: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景泰朝任兵部尚書,組織和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的進攻,確保了明朝的安全,在軍事決策和指揮方面展現出卓越才能。

刑部官員

- 俞士悅:景泰朝的刑部尚書,負責司法審判等事務,在維護法律秩序方面有一定貢獻。

- 林鶚:景泰二年進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為官清廉,在司法工作中能公正執法。

其他官員

- 晏鐸:“景泰十才子”之一,曾為福建道御史,巡按兩畿和山東等地,後因言事被貶,在地方上也有一定政績。

- 尹直:景泰五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來在成化朝等也有重要任職,在景泰朝開始嶄露頭角。

...

景泰朝的主要武將:

- 石亨:陝西渭南人,善騎射,能用大刀,作戰勇猛。正統初年因戰功屢次升遷,正統十四年經歷土木堡之變,後在景泰朝的北京保衛戰中,受于謙舉薦,與于謙等將領並肩作戰,在德勝門設伏擊敗敵軍,獲封武清侯。但後來在景泰八年參與“奪門之變”,迎立英宗復辟,進爵忠國公,後因侄子石彪謀反受牽連,被英宗下獄。

- 張軏:與石亨等一起發動“奪門之變”的將領之一,在景泰朝的軍事活動中也有一定參與。他在土木堡之變後也參與了北京的防禦等事務,後在“奪門之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迎立英宗復辟有“功”,得到了英宗的封賞。

- 範廣:明朝中期將領,精於騎射,作戰勇敢。在北京保衛戰中,範廣率其部下英勇作戰,立下戰功。他一直忠於景泰朝,後在英宗復辟後,被石亨等人以罪名殺害。

- 郭登:武定侯郭英之孫,自幼英敏,善騎射。正統十四年,郭登鎮守大同,在土木堡之變後,他堅守大同,多次擊退瓦剌的進攻,保衛了大同重鎮,為穩定明朝北方邊境局勢做出了重要貢獻。景泰年間,他因守邊有功,受到朝廷的嘉獎和重用。

- 朱謙:在土木堡之變後,朱謙堅守宣府,多次擊退瓦剌的進攻,有效地保衛了宣府地區的安全,為穩定明朝北疆局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景泰年間因功升任總兵官。

- 朱永:朱永在景泰年間開始嶄露頭角,後來在成化年間更是屢立戰功。在景泰朝時,他也參與了一些軍事事務,為維護明朝的統治貢獻了力量。

- 楊能:宣府總兵官,在景泰朝負責宣府地區的軍事防禦,抵禦韃靼等外敵的入侵,在保衛邊境安全方面有一定的貢獻。

- 柳溥:官至總兵官,曾參與了明朝的一些軍事行動,在景泰朝的軍事體系中也有一定的地位,為朝廷鎮守地方,維護地方的穩定和安全。

...

景泰朝的主要宦官:

- 興安:土木之變后王振被殺,興安成為景泰朝宦官集團的新領袖,整個景泰時期,他一直左右著朝廷。

- 曹吉祥:曾是王振屬下,正統年間幾次隨軍出征,土木堡之變後官至司設監太監。景泰中,分掌京營,後與石亨等勾結,發動“奪門之變”,迎英宗復位。

- 阮浪:資格很老,明成祖時期就開始在宮裡當差,景泰帝時被派去看守被軟禁在南宮的英宗,因接受英宗所贈金刀而引發“金刀案”,後病死在獄中。

- 王瑤:阮浪的手下,得到阮浪轉贈的英宗金刀後,向朋友炫耀,引發事端,被景泰帝下令逮捕,最終被凌遲處死。

- 高平:接受錦衣衛盧忠偷來的金刀後,向景泰帝密報,稱英宗朱祁鎮用金刀和繡袋收買人心,有陰謀,在“金刀案”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