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八年,代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其唯一子嗣也早早夭折,已是無後。
一切跡象表示著代宗這位皇帝已經是靠不住了,朝堂間再次開始動盪。
代宗若是駕崩,那新帝最大機率便是朱祁鎮,於是一些臣子們便想著幫助英宗提前復辟,獲得一些功勞。
首先便是石亨,雖說是受于謙舉薦才得以被代宗提拔,但在外人看,他就妥妥的是代宗的人。
而當下場景,他若是繼續不聞不問,等到代宗駕崩,朱祁鎮復辟,那他便可能被朱祁鎮清算。
為了自身利益,石亨便打算拉攏一些與代宗有恩怨的官員,來獲得這奪門之功。
石亨拉攏人的過程可謂無比輕鬆,畢竟能居於朝堂上的官員個個都是人精,他們都清楚這份功勞屬於白撿的,尤其是那些在代宗時期不受待見的官員。
而代宗時期,受到打壓最大的,當屬於宦官勢力,他們被代宗打壓後個個心生不滿,於是乎,當時的司設監太監曹吉祥,便成為石亨拉攏的人員。
除去宦官勢力,還有一些,便是迎接英宗迴歸的官員們,雖說迎接英宗回到明朝是必然的,但對於代宗來說,這些主張迎回英宗的官員們對他的統治屬於潛在的威脅,自然也不會再受到他的重用。
這些官員中石亨先去找的便是太常寺少卿,許彬。
許彬在去迎接英宗時,毅然請行,甘願深入瓦剌地盤迎接英宗,這一行為雖從臣節角度是為了迎接君主,但在代宗看來,認為許彬過於積極地與英宗聯絡。
實際上,確實是如此,許彬這個人屬於傳統思想,他一直認為英宗才是嫡系正統皇帝,所以對於此事才如此積極。
石亨找到許彬,說出計劃後許彬大喜,但以年事已高為由,並未參與,只是向石亨舉薦了一些對代宗不滿的官員。
文官方面,主要人員便是那位以夜觀星象,主張南遷為由的“人才”,徐有貞,他應當時與于謙唱反調,後續在朝堂上算是前途渺茫,因此也是心生怨恨,屬於代宗對立面。
還有一樣主張迎回英宗的楊善,楊善是當時與瓦剌談判的重要人員,可以說英宗回來楊善佔很大功勞。
武將方面主要人物是張軏,張軏這個人是因為,在景泰二年因驕淫不道連坐下獄,後被釋放,從此前途渺茫。
除了這些主要人員外,還有不少官員,皆參與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代宗時期不受用的官員們。
人員聯絡後,徐有貞便決定先要得到英宗的審報,這樣才算師出有名,也就是說要一份旨意。
於是乎,這一任務便交到太監曹吉祥手中,曹吉祥暗中於後宮找到太后孫氏,講計劃全盤托出。
作為英宗生母,孫氏自然而然是同意這一計劃,於是便給了一道“迎太上皇復位”的懿旨。
之後一切於暗中準備妥當後,正月十六晚,石亨手持皇城鑰匙,帶領千餘名京營士兵,與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會合。
以瓦剌騷擾邊境,調兵進城保障京城安全為由,騙過守門軍士,開啟長安門,率軍進入皇城,進城後,徐有貞將鑰匙扔進水溝,以防外面的軍隊進城增援。
眾人到達南宮後,因南宮宮門堅固且被灌鉛封死,石亨果斷指揮軍士用繩子吊起巨木,數十人合力撞擊門扇,最終將宮門右側的牆壁撞塌一個大洞,眾人從洞中進入南宮。
此時還不知情的朱祁鎮聽到動靜頓時驚醒,在看到石亨時,以為是代宗要對他動手。
最後在得知計劃後,才放下心來,在眾人的簇擁下,直奔大內。
一行人來到東華門,守門士兵阻攔,朱祁鎮表明太上皇身份,士兵不敢阻攔。
眾人順利進入皇宮,朝奉天門而去,將朱祁鎮扶上奉天殿寶座,殿上武士揮金瓜要打徐有貞等人,被朱祁鎮喝止。
正月十七日早朝時分,石亨敲響鐘鼓,召叢集臣,眾臣因朱祁鈺事先說明要臨朝,已在午門外等候,進入奉天門後,發現寶座上是朱祁鎮。
此時,徐有貞大喊“太上皇復辟!”
眾臣聞言,只得匍匐在地,山乎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