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隆慶朝主要事件(2 / 3)

隆慶朝時期後宮的主要事件:

皇后與皇帝的衝突

- 隆慶帝朱載坖登基後擴充後宮,沉迷女色。皇后陳氏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多次勸阻,朱載坖感到厭煩,便讓其搬到別的宮殿去住。群臣紛紛上奏,請求讓皇后回到中宮,朱載坖不僅不聽,還將帶頭的大臣下獄。

後宮的和諧相處

- 朱翊鈞的生母李貴妃十分精明,雖然生下了朱翊鈞,但面對沒有子嗣的陳皇后,她畢恭畢敬,每天帶著朱翊鈞去給陳皇后請安。陳皇后也對朱翊鈞視如己出,三人之間相處融洽。

頻繁的冊封

- 隆慶三年選美入宮的秦淑妃,在隆慶四年二月被冊封。劉莊妃、魏英妃、李德妃等多位妃子也在隆慶四年二月甲子同日冊封為妃。隆慶五年三月庚午,楊安妃、趙和妃、韓容妃同日冊封。隆慶六年二月,王榮妃、莊敬妃等多位妃子也獲冊封。

皇帝因女色致病去世

- 朱載坖十分好色,整日在後宮與妃子玩樂,甚至吃春藥,導致身體被掏空。1572年閏三月,朱載坖因與妃子玩得過度,休養了兩個月,剛上朝就頭暈眼花,不得不繼續臥床。最終,朱載坖因縱慾過度駕崩。

————

隆慶朝時期地方上發生的主要事情:

- 軍事衝突與叛亂:隆慶元年,土蠻侵犯遼陽,指揮王承德戰死;俺答進攻大同,攻陷石州,殺知州王亮採,還攻下交城、文水,土蠻進攻薊鎮,擄掠昌黎、盧龍,直到灤河。隆慶二年,俺答進攻柴溝堡,守備韓尚忠戰死;廣東海盜曾一本侵犯廣州,殺知縣劉師顏,後又入侵廉州。隆慶三年,曾一本攻陷碣石衛,副將周雲翔殺參將耿宗元反叛,依附於曾一本。隆慶四年,倭寇入侵廣海衛城;俺答攻襲大同、宣府,俺答進攻大同,副總兵錢棟戰死,進犯錦州,總兵官王治道等戰死。隆慶六年,倭寇侵犯廣東,攻陷神屯衛,大肆搶劫,後又侵犯高、雷等州。

- 自然災害:隆慶元年,新修成的黃河堤決口;招撫山東、河南被災流民,免除五年徭役。隆慶三年,沛縣河水決堤;南畿、浙江、山東發生水災。隆慶四年,陝西發生水災,河水決堤至邳州。隆慶五年,邳州黃河再次決口;河南、山東發大水。

- 地方治理與建設:隆慶二年,宣府鎮修築邊境的工程完成。隆慶五年,古田僮叛亂被平定;命修築河防。隆慶六年,修築徐州至宿遷堤壩,長三百七十里。

- 對外交流:隆慶元年,琉球入朝進貢。隆慶三年,琉球、土魯番入朝進貢。隆慶五年,琉球、土魯番入貢。

————

隆慶朝時期民間發生的主要事情:

海外貿易繁榮

- 貿易合法化:隆慶元年解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新時期,大批中國商人走出國門拓展市場,使得晚明時期的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順利銜接並相互促進。

- 商品生產發展:對外貿易合法化刺激和帶動了國內絲綢業、陶瓷業、茶業等商品的生產,大量商品出口,東南沿海一帶的福州、漳州、寧波、廣州逐漸發展成對外貿易的商業港口,江南的蘇州、松江、杭州等地也變得更加繁榮。

- 白銀大量流入:開海後,許多國家用白銀購買中國商品,導致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從萬曆元年到崇禎末年的七十一年間,全世界約有三億三千萬兩白銀流入中國,佔當時全球生產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由此獲得了“白銀帝國”的稱號。

人口遷移浪潮

隆慶開關後,東南沿海掀起了向南洋移民的浪潮。華人在馬尼拉的移民數量不斷增加,1571年為150人,1590年已至7000人,1602年增加到3萬人。

邊境互市興起

- 開放貿易口岸:隆慶五年“俺答封貢”後,明朝與蒙古之間結束了長期的敵對戰爭狀態,在邊境開放了11處貿易口岸,重開馬市,還開放了民市,蒙古牧民和漢地民眾可以週期性地交換物資。

- 貿易規則確立:俺答汗重視互市,制定了13條市法、五款條約來嚴格約束部下,維持貿易秩序,使得邊境貿易得以有序進行,雙方在之後的六十多年裡基本保持了和平互市的關係。

文化交流頻繁

- 瓷器風格融合:隨著隆慶開關,歐洲文化因素在中國陶瓷器中逐漸顯現,景德鎮外銷瓷出現了具有中國傳統器型但繪有外來紋飾風格的製品,還有外國器型搭配中國紋飾以及融合中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