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明憲宗駕崩,九月六日,朱佑樘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次年改元弘治,開啟弘治中興的改革征程。
——政治革新:重塑朝堂秩序
朱佑樘深知,要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先整頓朝堂。他登基後迅速展開行動,毫不留情地將目光投向那些在成化年間恃寵專權、擾亂朝綱的奸佞之臣。
萬安,這位靠巴結萬貴妃而位居內閣首輔的庸臣,平日裡尸位素餐,對國家大事毫無建樹,卻擅長阿諛奉承、結黨營私。
朱佑樘果斷將其罷黜,清除了朝廷中的一大毒瘤,同時,他還嚴懲了李孜省、梁芳等佞臣。
李孜省憑藉旁門左道獲得憲宗寵幸,干預朝政,賣官鬻爵;梁芳則在宮中肆意揮霍錢財,貪汙腐敗。
朱佑樘將這些人或處死,或流放,有力地震懾了朝堂上的歪風邪氣。
朱佑樘不僅驅逐奸佞,還大力裁汰傳奉官,傳奉官是成化年間透過皇帝直接傳旨任命的官員,他們大多不學無術,靠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取官職。
朱佑樘即位後,對傳奉官進行了全面清查,一次性裁汰了兩千餘人,極大地精簡了官僚機構,提高了官員素質。
在清除奸佞的同時,朱佑樘積極選拔賢能之士。他廣納人才,重用劉健、李東陽、謝遷等正直忠誠、才華橫溢的大臣。
劉健為人正直剛毅,理政能力卓越,在朝廷中敢於直言進諫;李東陽學識淵博,擅長文學,同時對國家治理有著深刻見解;謝遷則思維敏捷,辦事幹練,在處理政務時公正無私。
朱佑樘將這些大臣委以重任,讓他們進入內閣,共同輔佐朝政。在朱佑樘的支援下,內閣成員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為國家的治理出謀劃策。
朱佑樘還致力於完善官吏考察制度。他規定京察六年一次,外察三年一次,對官員進行嚴格的考核。
在考察過程中,注重官員的政績、品德和能力,對於那些貪汙腐敗、無能瀆職的官員,一律予以罷免或懲處。
而對於政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官員,則給予晉升和獎勵。這一制度的實施,使得官員們不敢懈怠,紛紛努力工作,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治理水平。
——經濟改革:休養生息
在經濟領域,朱佑樘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休養生息,促進經濟發展。他深知百姓是國家的根基,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因此,他多次減免受災地區的賦稅。每當地方發生自然災害,如洪澇、乾旱、地震等,朱佑樘都會迅速下令減免當地的稅糧,減輕百姓的負擔。
例如,弘治三年,湖廣等地遭遇嚴重水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困苦。朱佑樘得知後,立即下詔減免湖廣地區當年的稅糧,並派遣官員前往災區進行賑災,發放糧食、衣物等物資,幫助百姓度過難關。
朱佑樘還積極興修水利。他任命白昂、徐貫等官員主持治理黃河、蘇松河道等水利工程。
黃河水患一直是明朝的心腹大患,頻繁的決口和氾濫給沿岸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白昂受命後,帶領數十萬民工,對黃河進行了全面的治理。
他們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功緩解了黃河水患。蘇松河道的治理同樣意義重大,蘇松地區是明朝的經濟重鎮,河道的暢通對於當地的農業和商業發展至關重要。
徐貫在治理蘇松河道時,採用了科學的方法,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和雜物,拓寬河道,使得蘇松河道恢復了往日的通航能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穩定社會秩序,朱佑樘下令禁止宗室、勳戚等侵佔民田。
在成化年間,許多宗室、勳戚憑藉特權,大量兼併土地,導致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
朱佑樘即位後,對此進行了嚴厲打擊。他派遣官員對各地的土地進行清查,將被非法侵佔的土地歸還給百姓。同時,他還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對侵佔民田的行為進行懲處,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併的現象。
軍事整頓:鞏固邊防,維護主權
在軍事方面,朱佑樘高度重視邊防的鞏固和國家主權的維護,當時,吐魯番不斷侵擾明朝的西北邊境,佔領了哈密地區。
哈密是明朝在西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對於維護邊疆的穩定至關重要。朱佑樘果斷決策,派馬文升等將領率軍出擊,收復哈密。
馬文升是一位經驗豐富、智勇雙全的將領,他在接到命令後,精心籌備,制定了詳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