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今後的歲月中,我們除了生存下去,活下去之外,還要大力發展科技,尤其是科技武器的打擊方面是重中之重。”
“這不但關係到希望號全體船員的生死,更關係到人類文明的火種能否延續。關係到我們有朝一日能否重回地星,奪回人類失去的一切,解救地星人類。”
葛傑發言完畢,立刻有科學家質疑問道。
“現在我們沒有向比鄰心的方向飛行,按照指揮官的意思,我們將在柯伊伯帶沿著它的外圍前進。”
“這樣一來我們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在某顆星球上停留,並啟動火種計劃,啟動子宮復甦計劃,將人類文明的火種發展壯大。一旦失去一定量的人口基數,文明的發展一定會陷入瓶頸甚至倒退。”
“我們怎麼做到大力發展科技和武力裝備打回地星?”
葛傑緩緩點頭。
“所以,這便是我們今天開會研究的重點。”
眾人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一個又一個的方案被不斷提出,又不斷被否決。
一場關於人類文明未來的會議,緊張而又有序地召開。
會議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希望號飛船一直在無線電靜默中航行。
最終,高層領導制定了一個大體的文明發展方向:
單憑希望號現有的物資,進行人口擴大和發展是絕無可能的。
同時,若是不在某顆行星上落腳,單憑柯伊伯帶的小星體,也無法支撐希望和宇宙飛船獲取資源發展壯大。
所以,得出的第一個結論便是:在恰當的時候,希望號飛船仍然要奔向一顆成熟的行星。
而且,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碳氫氧等基本元素,在這顆行星上必須具備。
但目前為止,為了擺脫矽人的追擊,希望號宇宙飛船並不能進行大範圍的觀測和探測,飛向哪裡,成了無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