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猜猜我發現了什麼(1 / 2)

小說:地星危機 作者:紅勝

事實上,關於意識究竟是什麼東西的研究早就在兩個世紀(20世紀)以前就已經有人研究了。

至今為止,地星範圍內,幾乎所有的民科都認為意識就是靈魂,一種以特殊方式存在的物質。不過早期階段,科研工作者認為意識是基於物質的某種特殊的生物電流【或者說是物質基礎】衍生附帶的產品。

後來有科學工作者認為是某種能量場,當然這種能量場是基於物質基礎產生的。

也有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者,認為意識其實是一種暗物質。

可事實上,近百年來,隨著觀測手段的不斷進步,暗物質的發現已經有很多起,但始終沒有觀測或者說是定性意識就是暗物質的一種。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研究者認為,其實物質只不過是意識的一種載體。

他們認為,人類的意識之所以產生,並不是因為長期的生物刺激以及資訊的收納而衍生的存在,反而是某種本來就存在的思維。

論據也很簡單,比如作為人類,手指接觸滾燙的開水直接縮回,這是生物反應,然後意識到後怕,這是意識反應。

然而,這樣一個生物電過程和生物化學過程如何能產生主觀能動性呢?

如何能做出脫離外界刺激的決策呢?

畢竟我們的意識有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我們經常超越外界刺激產生自我意識。

例如,你正坐在屋裡看書,突然聽到屋外傳來一聲巨響,你會被嚇一跳,不由自主地站起來,這是大腦訊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但是,這個外界事件卻導致了你進一步思考:“這是什麼聲音?是什麼東西摔碎了嗎?我要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或者你會想:“沒什麼大不了,管他呢,我還是繼續看書吧。”這個獨立決策已經超越了大腦細胞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面對同一個外界刺激,如果每次我們都做出同樣的反應和選擇,這說明刺激與反饋機制在起作用。但我們作出的選擇常常完全不同,甚至相反,這意味著,意識是在行使獨立的選擇權。【注1】

葛傑腦海中迅速閃過經典生物學中所提及的一些拓展研究的專案內容,不由想起在近現代科學簡史上記載過的科學家。

那是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埃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注1】

總結起來,就是意識需要藉助大腦來實現自己的功能,也不會隨著大腦的死亡而消失!

這···

推演到這裡,葛傑不由呆立當場!

這似乎在表明傳承幾千年的那些傳說,靈魂,是真實存在的?

要知道,現在的科學界,基本認定意識的本質是“資訊的分類處理”。

可是按照自己的推理,意識,或許真是某種尚未被人類發現的暗物質!

可他又是從哪裡來?

最終又往哪裡去了?

抱著腦袋,葛傑明顯感覺到,自己似乎只隔著一層吹彈可破的薄膜就能接觸到真相,可就是無法觸及!

若是能搞懂意識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或許就能參透矽人繁殖意識的方式方法!

進而從意識上,研發出針對性的武器,消除人類的滅世危機。

苦想片刻,葛傑無法得出結論,著手驗證自己的想法。

最先想到的,當然是現如今炒的最火熱的腦機介面,一種讓意識存在於虛擬世界元宇宙中的技術。

可腦機介面的研究從元宇宙誕生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搞了一個世紀,始終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現。

現在最前沿的腦機介面,也就是總結利用大腦的生物電流和磁場變化代表的意義,以頭盔、睡眠艙等方式集合的電磁感應裝置對其做出判斷,繼而釋放訊號作用於電腦、作用於虛擬世界。

從來沒有實現設想中的,將大腦和虛擬世界連線起來,直接操縱虛擬世界中的軀體的目標。

“將最新的腦機介面方面的資料整理發我一份。”

葛傑按住試驗檯旁的通訊按鈕,直接吩咐,整個基地所有小組便收到葛傑的要求。

人類因其特殊性,似乎很少有人意識到,意識其實不是逐漸培養自己從大腦中,慢慢誕生的。

當然,這在以前的話,逐漸成長似乎能說得通。

但現在,搞清楚了矽人的誕生方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