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手段用盡(1 / 2)

小說:地星危機 作者:紅勝

等待是漫長的,發往其他地方的探測器僅是粒子發動機推動,速度本身就比艦隊慢一點。

再加上相對來說,其他幾個位置比黑洞探測器消失點更遠一些,自然耗費的時間較長。

“我建議再發一艘探測器,或者駕駛小型飛船靠近消失點。”

“不要直接透過或者抵達消失點位置,而是停靠在它旁邊,然後緩慢與消失點接觸。”

“驗證作為一個整體,是直接消失了,還是超出消失點的部分不見了。”

有科學家提議,小團眼睛微微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

一直以來的觀測物件都是向外高速運動的物體,還真分辨不出是整體瞬間消失還是像把金屬條伸進了王水,越過表面的沒有了。

甚至若沒有整體直接消失,完全可以拉回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說幹就幹,片刻後,一艘小型飛船出發,兩位船員身穿宇航服,拿著幾樣剛才特別加工的裝置抵達消失點之前。

距離十米的地方減速停泊。

兩人出艙,沒有感受到任何異常,開啟照明裝置,肉眼很清晰就能看到,光線在眼前十米的地方憑空消失了。

當然,此處虛空沒有物質反射,站在光線傳播的側面和後面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

之所以能看到消失,是因為照明開啟的同時,兩位宇航員向眼前的空間拋灑了一包粉塵···

耳麥中傳來艦隊的命令,兩位宇航員取下小飛船懸掛的長桿狀裝置。

長杆約30米,頂端有攝像頭以及其他接收裝置,均配備儲存裝置,同時還有一根光纜從杆中間穿過,負責訊號的傳輸。

兩人拿著長杆緩緩向前推動,很快,長杆頂端抵達消失點。

這一刻,所有人又屏住了呼吸。

長杆緩緩向前,終於,頂端從消失點越過····

除了越過的部位消失在一切觀測手段之外,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小團心跳如鼓!

居然是不是瞬間整體消失不見?

難道說真的是一層未知的物質包裹了太陽系?

“所有觀測裝置都無法傳回任何訊息。”費爾奇斯站到小團身邊開口。

“拉回來看看。”小團按下通訊按鈕下令,同時也是回答身邊的費爾奇斯。

趙作明作為科考成員,也一直關注著探索結果,此刻更是盯著現場畫面目不轉睛。

宇航員手中的長杆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奈米材料,絕緣不說,接近絕對零度都能保持良好的材料特性,硬度和強度非同一般。正是他主持研發的,這種材料可以說是目前為止,人類材料學領域最穩定的存在。

收到指令,宇航員在飛船的穩定下將手中長杆往回拉。

下一刻,所有人大驚失色。

長杆的前端瞬間離開消失點,但已經在越過消失點不見了的部位並沒有回來!

長杆以消失點為界,整個前部分,不見了!在長杆的前端,出現整齊平整的切面!

科考團隊立刻下令宇航員將長杆帶回,很快,對於前端切面的分析資料就出來了。

“切面物質結構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也未受到輻射等。整個切面平整得不像話,超微電子顯微鏡下,材料切面的分子結構可以說都被切割了!”趙作明看完資料嘆了口氣說道。

小團詫異忘了對方,“趙叔,分子結構切割了?怎麼可能,這不開玩笑呢嗎?”

“分子切割,化學鍵斷了?物質結構怎麼能沒變?”

趙作明搖搖頭,“事實上奈米材料長杆是由多張奈米級的薄膜捲起來結合而成,材料本身是長鏈大分子結構,具有極強的韌性和抗拉能力,而切面處,直接將這種大分子切斷了,物質沒有變化,只是分子變短了。”

“那以人類的能力,能做到這一點嗎?”小團追問。

趙作明立刻回答:“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宏觀上是做不到的,我們的切割只是將大分子之間的連線破壞,使其宏觀上斷開。細節上其實相當於在斷口處是充滿凸起和深坑的粗糙表面。”

“但是現在,這個斷口實在太整齊了。我甚至懷疑,若不是單獨原子表面在奈米材料上性質發生變化可能脫離,我們或許能夠觀測到分子本身被切開,甚至原子也被切開的現象。”

趙作明一番話讓眾人驚詫不已,奈何人類科技發展水平有限,除了猜測之外無法在學術上將這一現象界定。

“繼續向其他方向試驗,確定是這一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