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微笑著,邁步向黛玉走去,率先開口道:“小姑娘好本事,不知師承何人?”
他用的是神識傳音,周圍的人同樣聽不見。
黛玉見老者能看到隱身的自己,心中暗暗吃驚,但面上卻不動聲色。
她微微俯身見禮,略帶恭敬地也以神識回答道:“前輩過獎了,晚輩只是略盡綿薄之力,不足掛齒。”
她不敢說這場飛來橫禍本就因她而起,但她已交待木靈,注意今日街上小攤小販的損失,之後悄悄送上賠償。
那些被驚馬和行人撞飛的貨物,有一個算一個,都換算成銀錢,給予彌補,總不能讓他們吃虧不是。
黛玉避開了師承的問題。
問就是:她也不知道。
難道讓她說,是自學成才?
那老者聞言,哈哈一笑,道:“小姑娘不必過謙,能駕馭如此神奇的精靈,修行必已有小成,豈能以皮毛論之?”
黛玉以往生活中的關注點與現在大相徑庭。
其實她現在對自己的修為也沒底,只是在來京途中遭遇了幾次刺殺,以及後來與暗影絕殺的對決中,隱隱覺得,自己的修為,在武林中,恐難逢敵手了。
但到底沒對上過真正的修行之人,她還真心裡沒底。
如今遇到這位老者,她感覺自己彷彿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那老者見街道上行人漸多,此時已到了午時,正是人們趕回家吃飯的時候,便舉手邀請道:“小姑娘可有興趣與老朽共飲一杯清茶,聊聊這世間的奇聞異事?”
黛玉心中一動,她知道這老者絕非等閒之輩,或許能從他那裡得到一些關於修行的線索。
但,父親還在不遠處的馬車上等待,黛玉一時有些為難。
她略一思忖,終是試探著問道:“前輩與欽天監的尹大人可有淵源?”
老者一愣,爽朗地哈哈一笑道:“小姑娘認識我那不成器的侄兒?貧道道號清風,現欽天監監正,正是貧道出家前的小侄兒,怎麼,小姑娘認識?”
黛玉證實了心中所想,心裡反而踏實下來。
她正要應下,突然反應過來老者剛剛報的道號“清風”。
清風道長,清虛真人,都帶個“清”字,莫非……這兩人之間還有什麼關聯不成?
心中有了疑惑,黛玉便微微一笑,道:“就是今早,與尹監正和清虛真人,都有過一面之緣。”
清風道長目光異彩連閃,笑道:“清虛正是貧道的師兄,貧道也正是因為他,才走上了修道一途,為此,還曾惹得家中長輩不快。你在哪裡見到他們的,那二人是不是看上去很不對付?”
黛玉誠實地搖頭:“當時在陛下的御書房,晚輩倒未看出他們有何針鋒相對之處。”
既是尹監正的叔叔,黛玉也就再無意遮掩。
她指著不遠處的馬車邀請道:“晚輩姓林,是與父親一起來的,前輩若不棄,不若隨我們一起到我家喝杯清茶?”
清風道長哈哈一笑,爽快地答應了:“好,那就打擾了。”
黛玉見他答應,心中一喜。
想到這次或許能從清風道長身上,得到更多關於修行的資訊,她就興奮。
她帶著木靈和火靈,引著清風道長,向馬車走去。
馬車上,林如海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徑直上了馬車,心中一驚,剛想出聲詢問,就聽耳邊響起女兒的清脆嗓音:“父親,這位是清風道長,是尹監正的叔叔,也是清虛真人的師弟,女兒邀他一起回府,有事請教。”
隨著黛玉話落,黛玉的身影也同時在馬車裡現形。
林如海一聽,急忙從馬車中央的小几上,拿起兩個茶杯,將剛剛等待期間泡好的茶一一倒上,熱情地邀請清風道長品嚐。
馬車內,茶香嫋嫋,三人圍坐一起。
清風道長一邊品茶,一邊打量著黛玉,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林姑娘年紀輕輕,便有如此修為,更難得的是有一顆濟世之心,林大人有福,生了個好女兒啊!”清風道長不住口地誇讚。
林如海近段時間,已聽過不少類似的溢美之詞,聞言很有經驗地謙虛道:“道長過獎,她小孩兒家家的,不過玩鬧罷了。令侄尹監正,才真是年輕有為,堪稱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呀!”
他嘴裡謙虛著,但如果能同時收一收眼裡的得意之色,那就顯得更真誠了。
幾人一路寒喧,馬車轆轆地向墨竹巷林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