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水裡救上來的孩子(1 / 2)

小說:重生黛玉清仇錄 作者:筱韻

雨不大,細細密密的,落在人身上,很舒服。

天空也隨之霧濛濛的。

黛玉懶懶地倚坐在船舷上,淋雨。

神識外放,靜靜地吸收著雨水中的靈氣。

靈一在她身周跳躍,忙忙碌碌地伸著細細小小的爪子,抓雨絲玩。

絳珠功法一入門,不止五感更靈敏,一呼一吸間,都是修煉。

下雨後,除了他們,別的捕魚的小船都靠了岸。

周圍異常寂靜。

旁邊林如海穿著蓑衣,坐在小馬紮上,拿一根釣竿,釣魚。

小宇軒跑前跑後地給義父打下手,穿魚餌,忙得不亦樂乎。

權景瑤坐在船艙門口,靜靜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恍惚間,有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倏忽之間,黛玉伸長右臂,張開手學著靈一的樣子,去接雨絲。

一首絕句隨之低低吟出:

“江南三月煙雨蒙,輕紗漫卷水雲重。

兩岸桃花嫣然笑,一葉扁舟畫中行。

青山疊翠映碧水,柳絲輕舞醉春風。

細雨如絲織錦繡,願留此間度流年。”

“啪,啪,啪~”

“啪啪啪……”

林如海和權景瑤同時鼓掌,只不過兩人節奏完全不同步。

權景瑤早知黛玉是才女,近身體會,感受更不一樣。

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林如海棄了釣竿,撫掌讚道:“好詩,玉兒做詩的功底,又增強了不少!”

黛玉不依,“父親又取笑女兒,好久沒聽父親作詩了,不如您也來一首。”

林如海並不推辭,爽快笑道:“為父剛剛垂釣時,打了腹稿,一首《菩薩蠻·江南雨》,聊以應景吧!”

他清清嗓子,輕聲低吟。

“江南煙雨三月暮,碧波盪,輕舟渡。

兩岸青山相對訴。

柳絲輕舞,桃花笑語,春色滿江渚。

此情此景難留住,唯有詩心共朝暮。

便把餘生付流水,隨君去,天涯路。

夢迴江南,不問歸期何處?”

權景瑤不會作詩,更不懂作詞。

但前世讀了近二十年的書,基本的欣賞還是會的。

林如海不愧是探花郞。

人未離,夢已回。

將他對江南的深厚感情寄託在字裡行間。

通篇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流暢,韻律和諧, 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絕妙好詞。

是啊,僅僅回京述職,就要冒丟命的風險。

要不是知道林如海有“達則兼濟天下”的抱負,她很可能會勸說他,乾脆辭官歸隱,別幹了。

他這官當得,風險太高了。

不僅自身危險,還有可能禍及家人,萬劫不復。

就這一會兒工夫,江面上起了風,雨也下得更急了。

林如海起身,招呼黛玉和小宇軒回船艙裡去。

忽然,黛玉進艙的身形一滯。

她低頭向前襟上看去。

只見靈一小嘴一張一合,小手焦急地指著一個方向,“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黛玉在識海里問:“是什麼人?多大年紀?”

她懷疑是不是昨夜那些被殺死的刺客,屍體沒清理乾淨,順水漂下來了。

靈一感應到她的思想,斬釘截鐵的否定,“不是,和昨晚的刺客沒關係,是個小孩子,在喊救命。”

黛玉一聽是小孩子,面色大變,神情也焦灼起來。

自從她弟弟文傑溺水後,她再聽不得小孩落水。

頓時轉身,幾大步邁到船頭,極目向遠處看去。

趙大疑惑地問:“少爺,您在看什麼?”

黛玉偏頭,急道:“趙叔,我好像聽到一個孩童在呼救……”

趙大凝神細聽,除了雨聲,什麼也沒有聽到。

跟過來的林如海和權景瑤細細聽了聽,也是一無所獲。

但黛玉堅持說是聽到了求救聲。

她指揮著趙大和孫二將船往靈一指引的方向劃。

幾分鐘後,一個浮浮沉沉的小身影出現在幾人的視野裡。

近了,才發現是一個六七歲的眉目清秀的小男孩。

男孩雙手牢牢抱著一塊木板,飄飄蕩蕩到了小船邊。

趙大拿漿擋住,抓住小男孩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