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羅列其上的這些副產品和它們的出現、生產,劉徹也是難得的一愣。
“淮南王劉安?”
這個時候的劉安尚且在世,還沒發生謀反自殺一事。
“算起來,朕還應該叫他一聲叔叔。”
話是這樣說的,但語氣中絲毫不見尊重。
外面的藩王太多,他也有心想要動一動。高祖分封諸侯,郡國並行有很大一部分是無奈之舉,他的祖父和父皇也一直著手收歸權力。
劉徹右手輕輕敲了敲案桌,此刻的殿內只餘水幕中傳出的聲音和劉徹敲桌的聲音。其他人都是安靜候著。
在陛下想事的時候,還是不要去打擾他為好。
劉徹回過神,看回水幕,“朕還真不知道劉安王叔還有這樣的本事。”
其實說起來,劉安應該不能算是豆腐的直接發明者,但他與豆腐的起源確實有著重要關聯。不過也是這流傳的資訊夠廣,劉安和豆腐是直接相關聯的。
根據文獻記載,劉安喜好煉丹術,豆腐的出現就是他在煉丹過程中無意中發現大豆經過浸泡、研磨、煮沸後,可以凝結成固態的美味食品。這也就是豆腐的雛形。
然後在一代代的改良中,進一步發展了豆腐的製作方法。當然,劉安身為貴族子弟,在其中肯定也是出了力的。
“這是菽吧?它還能做出這樣的東西?”
看著這雪白軟嫩的豆腐,完全看不出和菽有什麼關係。
“記下來,到時候也做出來嚐嚐。”
劉徹笑著慢聲說道,腦海裡卻是思考起了對這些諸侯王的處理。
【我們迴歸正題,繼續看。】
【火藥的發明和道家的煉丹是密不可分的。根據各方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火藥最早是東晉葛洪煉丹的副產品,當時主要為硝石和硫化砷的混合物。
後來的煉丹家逐步改進配方,雖然仙藥不成,但以硝石、木炭、硫磺為主的經典黑火藥橫空出世。
相關的記載在各個書中屢見不鮮。】
玉不識手指輕點,水幕上也隨之出現幾本排列整齊、封面精美的書籍。
【宋初,《太平廣記》中記載著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便住在了那裡。結果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
這可能就是煉丹家在配置易燃藥物時因為疏忽而引起的火災。】
【《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屋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便以此為戒,告誡煉丹者要防止這類事故的發生。
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為“著火的藥”,即火藥。】
嬴政也來了興趣,煉丹師?
他心底依舊有著隱秘的心思,哪怕不是長生不老藥,但他們能夠煉出火藥,也還是可以的。
嗯,養著也不算是浪費,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他看向李斯,李斯對上他的目光,微微躬身,這次直播觀看的人不多,殿內顯得有些空落落的。
他立馬明白陛下的意思,“臣立馬吩咐下去。”
之前天幕開始,那些術士先是被重用又很快被冷落,現在還有不少被養著。
若這火藥真有這麼大的威力,確實可以讓他們一試。畢竟養了這麼久,總該有些用處吧。
一個皇帝一個丞相,兩人是如出一轍的想法。
“確實應該好好讓他們出點成績,”這次是天女直接了當地說了他們的不行,再煉那些藥也沒什麼用,還不如多試試別的東西,“丹藥煉的也是白費,我看這些火藥就很好。”
蒙毅記錄的手微頓,和眾人一起點頭稱是。
秦朝,講究的還是實用性。只要有用,總能有所收穫的,想來他們也是能夠理解的。
既然想要加入朝廷,總該有奉獻的覺悟。光要好處不願出力,在秦朝是行不通的。
更何況,都已經有配方了,不僅不會一頭霧水、需要從頭開始摸索,還降低了不少危險性和錯誤的方向。當然,危險還是有的,但人生在世,誰能保證真的永遠都是平平安安的呢?
想要搏一搏出路,也總該付出相應的代價。
眾君臣都是一樣的心思,既然能用是真的用啊,完全不計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