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蝶戀花-6(1 / 2)

【“多情卻被無情惱”,說的實在很妙。那阻隔有情和無情溝通的,不僅僅是綠水圍繞的高牆,也是人們之間的“心牆”。都說蘇軾是豪放派宗師,他詩詞中的磅礴氣勢往往讓人傾倒,但在這一首婉約而有勁氣流動的《蝶戀花》中,我們也窺見了蘇軾流露出的婉約和柔情。

當然蘇軾的婉轉柔情,還有一首傳誦千古的對妻子王弗的悼亡詞,我們下次也會講到。】

最後,玉不識反問一句。

【又誰能不喜歡蘇軾呢?】

等到玉不識開始講蘇軾和王朝雲的故事,天幕底下的蘇軾更是滿臉漲紅,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連中間他屢遭貶謫的事情都無法激起他內心更大的動盪。

現在的他剛十八歲,但婚姻前不久也已經定下了,正是因“喚魚池”而結緣的王弗。

他難得有些憂慮,現在他還沒成婚,也不知道未婚妻子會如何看他。

這份焦慮一直等到玉不識說出最後一句,才漸漸淡去,但也沒有完全消失。

蘇軾對他那未過門的妻子還是很喜愛的,心有靈犀的才情相合,哪怕沒有見面,也足夠讓年少的人怦然心動。

天幕上出現蘇軾的名字,父親王方很是高興,有這樣名垂千古的女婿,又何愁他不能名留青史呢?這個親家,算是選對了!

只是緊接著天女所講的故事讓他的笑意也是僵了一僵,一直等到玉不識講完出現自己女兒的名字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嗯,看來,這個婚還是得結。在他看來,蘇軾沒有哪裡不完美,悼亡詞也顯示了他對自己女兒的情深。

至於王弗是怎麼看的?她沒有見過蘇軾,這份婚約也是父親定下的。但定下婚約之後,她也是打探過蘇軾,他的才名她也略有所聞。

王弗心想:如此有才之人,將來必成大器。而且不管是給“她”的悼亡詞還是對王朝雲的懷念,都可以看出他應是重情重義之人。

至於王朝雲,她並沒有什麼想法,未來太遠了。她清楚的知道,不管是蘇家還是她王家,都只會讓這份婚約繼續下去。而且,“她”死在蘇軾之前,加上天幕的出現,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

【《蝶戀花》可謂是各有千秋,各花入各眼,接下來朱淑真寫的這首送春詞,也很是婉麗多姿。

我們來看看——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春天要過去了,樓外垂楊千條萬縷,彷彿想要把春天留住,可春天卻停不住匆匆的腳步。只有柳絮仍然在風裡飄飛,它隨春風要看春歸向何處?但追尋的結果卻仍莫明其蹤跡。看見的,是碧綠一片的滿眼的山川,聽見的,是杜鵑鳥的啼叫,它本是無情的鳥,淒厲的叫聲豈不也在為人愁苦。無言之下,詞人只好舉起酒杯,默默為春天送行,春天卻緘口不語,黃昏時候飄然灑下濛濛的細雨,似向詞人揮淚告別。】

【朱淑真也曾有過明麗快樂的少女時期,那她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

這就得說起她的生平了,我們簡單來看看——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她生於仕宦之家,幼聰慧、善讀書,但一生愛情鬱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趙禎現在看各位詩人詞人都有了準備了。

大概一位詩人想要寫出傳世名作,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他的磨難和精力吧。不過好歹,她的磨難也只是她的愛情不順,而不是像前面那個朱敦儒經受了靖康之難的戰亂。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朱淑真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宋高宗趙構的治下,抗金還在進行,遠沒有結束,形勢依舊嚴峻。

他語氣幽幽,“南宋啊……”

他是趙宋的第四位皇帝,要讓他現在就思考南宋的事,也是讓他難受不已。

趙禎心中輕嘆,無論怎樣,他會盡力,他也不想後世對趙宋的印象全無好感。

【朱淑真在少女時期也曾“天資秀髮,性靈鍾慧”,寫過歡快明麗的《春景》詩:“鬥草尋花正及時,不為容易見芳菲。誰能更覷閒針線,且滯春光伴酒卮。”是不是很美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