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歐陽修,先前被貶,上朝辭行時又被皇帝留下做了翰林學士,現在手上還帶著修《唐書》的任務,自然不想多出風頭,口中也是極盡謙虛之詞。
只是他連聲說道“當之有愧”,也難掩大家的熱情。
甚至有不少好奇地問上一句,他當時寫的時候所思所想的是不是和天女說的一樣。
歐陽修連連苦笑,這首詞寫了就寫了,當時想的什麼,現在哪裡還記得?而且這也不過是隨手偶成的事,一時有感而發,又哪裡會想那麼多呢?
不過看天女又接著講了,大家的熱情才慢慢消退,注意力轉回到天幕之上。
不管怎麼說,他的治下有人上了天幕,本就是喜事一件,雖然只是詩詞一道,好歹也是上了,他還是很高興的,並說道要對歐陽修大加讚賞。他之前本就因為不捨,才反悔留下了本該去同州的歐陽修,現在又看到他的作品上了天幕,趙禎也沒什麼不好的心思,反而賜予他豐厚的獎賞。
歐陽修領賞謝恩,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這首《蝶戀花》,我想大家也會十分熟悉,裡面的詞句當真是名傳千古。
它的作者我想大家也很熟悉——蘇軾。
我們先前講過了蘇軾的詩,現在開始講他的詞。
我們都知道,蘇軾在詞之一道上是豪放派的創始人,蘇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但這首《蝶戀花》是他難得的婉約味道,而且他寫的這首婉約詞也不差婉約派詞人什麼,清代文學家王士禎也曾評價說這首《蝶戀花》完全不輸給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的詞。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首《蝶戀花》蘇軾是怎樣寫的,能夠得到這樣的誇讚——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蝶戀花》讀起來是不是很有味道?婉約含妙,纏綿蘊藉。】
玉不識含笑說道,語氣輕快,減了先前的幾分煩悶。
相比較而言,讀起來確實是蘇軾的這首《蝶戀花》輕快許多,雖然也有不少悵然若失的感覺,但蘇軾的開朗樂觀還是讓這首詞染上了略帶明快的色彩,似乎一讀蘇軾的詞,就開心不少。哪怕是這樣的婉約詞也是一樣。
【這首詞寫在初夏時節——柳綿將盡,春事無多,然而燕子低昂,綠水環繞,芳草叢生,透露出夏日初臨的大自然的生機。但這個蓬勃美麗的日子卻因一份平常又不平常的遭遇讓人記在了心裡,寫在了詩詞史上。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所寫的內容。】
【春日將盡,紅衰翠減,但杏樹上也慢慢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此時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現在暮春初夏的光景,柳枝上的柳絮已經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也是依舊會來的。
而在圍牆裡面,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發出了動聽悅耳的笑聲。圍牆外經過的行人聽到,忍不住去想少女盪鞦韆的美麗歡樂的場面。慢慢地,牆裡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難免有些惘然若失,彷彿自己的多情被佳人的無情所誤。】
【整首詞讀來正是清新婉麗,秀美含蓄。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雖然是自然界正常的時節變化,但暮春花落也難免會帶著幾分悲涼之意。但依著蘇軾的性子,並不會全然依照傷春的悲涼底色,他選擇筆鋒一轉,寫枝頭的呢喃燕子飛舞,寫綠水瀠繞和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
用其他人常用的意象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這大概是蘇軾從容為之的獨有天賦吧。】
蘇軾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已經呆住了。
蘇轍也是滿臉的奇妙,聽見自家兄長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什麼感受?先前他還在嘀咕憑藉兄長的才華,也能登上天天幕,這不就來了嗎?
蘇洵自從聽到自家兒子的名字,也疾步到了兒子住著的院落。
他雖然也面帶喜色,但心底也是有些憂慮的。
他相信憑著自己兒子的才華,定然能夠揚名天下,但現在天幕幫助他省卻了這一步,也不知是喜是憂。
而且,他還關注到了前面一句,“我們先前講過了蘇軾的詩,現在開始講他的詞”,什麼時候講的?他逐漸想的深了。他們一開始就是對“詞”的講解,先前還有對“詩”的播放嗎?那又是對誰呢?
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