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是蘇軾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也是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譽為中秋詞的絕唱,歷來都是推崇備至。“清露下,雪滿襟”,整首詞讀來正是人月雙及,搖曳多姿,情韻兼勝,境界壯美,沒有人能夠拒絕這首詞。你能嗎?反正我是不能的。】
李白喝了一口酒,哈哈一笑:“這首詞寫得好,這有什麼不能承認的,天女不能拒絕,難道我就能拒絕了嗎。”
杜甫也抬頭望著天幕說道:“這位蘇軾倒是和太白兄性情頗為相近。”
他看著蘇軾開篇的問話和月下獨舞,想起李白寫過的詩,很是感慨。
“不過……”杜甫話鋒一轉,“若論起瀟灑肆意,還是太白兄更勝一籌!”
在他心裡,自然是太白兄首推第一。——嗯,是個合格的李白單推人了。
一旁的李白聽了,哈哈大笑起來,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明月年年皎潔明亮,照耀著形形色色的人,相似不相似的,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感情是相通的。
李白暢快地笑著,彷彿又回到了當年與友人們對酒當歌、吟詩作對的時光。他目光迷離,喃喃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他現在認識蘇軾了,也為幾百年之後有這樣一位詩詞一道上的後輩和同行者感到欣喜。
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