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郡縣制比之分封制是一個進步,有利於國家的統一。這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但當時他們的選擇確實很是大膽,畢竟要否定維護了周朝統治的分封制,確實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但他們也做對了選擇,這一制度在秦以後的帝制社會里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做對了選擇嗎?”
其實分封制並沒有從他們的生活中真正除去,但確實郡縣制佔據了主流——當然,後面的制度也是不斷完善的。
這一點,大概清朝是最為幸運的——前面的朝代該試錯的都試過了,清朝可以說是封建帝制的集大成者。
不過這些也都是後話,現在大家討論的中心,依舊還是秦朝和李斯。
嬴政安靜地聽著玉不識的講解,也看著殿中逐漸緩和的氛圍和大家重新開始的討論。他沒有多做阻止,若真的能從中為大秦的發展商討出可用之法,那他是樂見其成的。
他雖然對李斯最後的選擇和導致的結果有些膈應,但不得不承認,李斯的能力之強,也無愧於玉不識講話的首選就是他——雖然可能也有別的因素,但若是能力不足,李斯也不會被選上了。
畢竟前面提到的秦朝第一文臣,就是李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