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15(1 / 2)

劉徹看著玉不識說著和霍光、和劉病已的內容,忽然有些想笑。

他雖然不知道劉病已是怎麼想的,但身為一個帝王,有些想法都是共通的。而且身為一個在感情上既純粹又浪蕩的人,他是不怎麼相信劉家真的出了一個痴情種。

——在他想來,估計劉病已和他的皇后許平君感情是有的,甚至可能還挺深厚,但也不影響他利用這一點。有些東西挽回不了了,那麼就應該把東西利用到極致。

不過後面涉及到立太子又使得他有些猶疑,什麼叫做不合適還是選做太子?僅憑是許平君的兒子嗎?

劉徹糾結一瞬,注意力又順著玉不識的話走了。

這個霍光,看著對去病很是關注敬慕啊!看天女說的,幾乎人家好像就是把他和仲卿、去病當成了信仰了,這看起來確實心思在劉病已他這個曾孫上放的不多。

嗯,也不能這麼說,這樣的說法有些奇怪。

劉徹摸了摸下巴,故作高深地想道:應該是,霍光是把自己的身份放在了他這一朝?

此時殿內眾大臣的說話聲逐漸大了起來,也驚擾了陷入了自己思緒中的劉徹。

只見他輕咳一聲,打斷了眾人的爭論:“朕聽諸位愛卿說了許久,各執一詞,甚是精彩。”

他其實沒有認真聽眾人爭論的點,不過他回想著霍光的經歷,能夠吵起來了,也還是得從“霍光”身上找原因。不過說起來,這也是個難以有結論的事。

“陛下,天女所說之事不可小看啊!霍光此人,終究是難以預測,還是得小心為上才是。”

劉徹緩緩站起身來,龍袍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他語氣沉穩,說道:“何必又是糾結這一點呢?霍光行事最終也還是穩定了朝綱,穩固了漢室江山,我都沒有說什麼。況且霍光現在不過小兒,何懼於此?”

其實這裡面劉病已對太子的選擇也是一個問題,只是他們不敢談論罷了,所以也只能把矛頭都指向霍光。

大臣們紛紛安靜下來,不敢再出聲。

而此時,玉不識也已經講到了結尾,因為天幕上的一角,屬於霍光的名字漸漸暗淡了下去。

劉徹瞥了一眼位於未央宮中央的水幕,也發現了這一點,便說道:“先別管這些尚且未定之事了,還不如現在多想想,等這次直播完該怎麼收場。”

這裡面涉及到的東西有點多啊。

至於霍光,他行事終是僭越,哪怕事出有因,也不可全然忽視。他之一生功過難以一言蔽之,但是他攝領朝綱之時,漢朝確有興盛之勢,百姓安居樂業,此也是事實。

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此時的他們於“霍光”而言,又何嘗不是“後人”。

不過他也確實下定了主意,現在的霍光,還是要借來放在自己眼底進行教導。他的才能,確實讓人眼饞。

還有其他人不敢說的太子一事,不管是自己的據兒還是劉病已的太子劉奭,也都是問題,不過因為這兩人在霍光介紹的篇幅中並不重,所以天女也沒有給出更多的介紹,實在是有些令人焦慮和遺憾。

不過現在透露出來的內容,也勉強夠了。

就在他們的說話間,天幕上亮起的名字,並不是他們以為的東漢的大司徒鄧禹,而是三國的諸葛亮——

“三國第一文臣,隆中決策,三分天下,安定南中,五次北伐,鞠躬盡瘁,武侯-諸葛亮。”

玉不識談起諸葛武侯,也是兩眼放光。電視劇《三國演義》確實是經典,她對諸葛亮最初的印象就是來自這裡。可以說,沒有人能夠不喜歡諸葛亮。

或許歷史上的諸葛亮不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厲害和完美,但也得承認,歷史上的諸葛亮,很偉大。

正如那句對丞相的評價:“以凡人之軀克神人尚不可為之事業。”這怎麼可能稱不上“偉大”?

【對於霍光來說,他認定的歸屬,或許是漢武一朝,畢竟華夏雄主的魅力很少有人能夠拒絕。當然,也許會是漢昭帝劉弗陵,他和漢昭帝一起,將漢武帝留下來的爛攤子成功救活,其中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當然,我們說霍光“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或許也不是很恰當,畢竟有一個人比他更適合這些形容詞,而這個人,並不像霍光身上存在的諸多爭議,他是當之無愧的忠臣。他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武侯諸葛亮。】

對於諸葛亮,玉不識前面有提到過。前朝的那些人也有些印象,而三國往後的朝代,此前的爭議倒是少了。畢竟對於武侯,大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