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37-張居正篇(2 / 2)

朝,其他朝代對於張居正的這次改革也很是矚目。

——畢竟天女的看重也是顯而易見的。

“底冊?隨事考成?”

“這從是考課中改進的吧?”

這一套其實大家並不陌生。以往的考課,其內容主要就是調查官員的功過和業績。而官員的升官降職、賞罰以及俸祿就與考課相關,同時也是整頓吏治和鼓勵官員的有效方法。

從《周禮》到秦朝,乃至後世的王朝,都會對考課進行增添補充。在唐朝,考課制度就已經非常完善了,《唐令》中第一編就是“考課令”。只是接下來的宋朝,機構冗雜,冗官冗員更是嚴重,加上當時的考課制度重資歷輕政績,導致考課比較形式化、空洞化。

但到了明朝就不同了。再加上張居正這手筆一出,不說立刻能夠做到吏治清明,但顯然也是對當時的政治有著很大的貢獻和改進。

從內閣到六部和都察院,從中央到地方,層層遞進,相互監督,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在此旁邊,天幕還列舉出了天女口中的“績效”。

“目標導向結果嗎?”

雖然這些介紹有些用詞並不符合他們的用語習慣,但看著也是清楚易懂的。

不過有些事情雖然他們沒有討論,但也是看在眼中、記在心裡的。

——天女這話,似乎說高拱就是張居正給弄下臺的?還有李太后和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這兩人看起來也不能不重視啊!

等等,太監?太監專權?

他們想到了永樂一朝的鄭和,這人是真的有實力在的。難不成後世也是有樣學樣?但真不是什麼人都是三保太監。

不過這些暫且也還算是小事,天女不介紹,他們只能在這裡猜。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放出來的、張居正的改革政治的方案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