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幕裡玉不識的話中都是一水的對李斯的讚美。
嬴政聽了也是不住的點頭。
是的,李斯的很多想法和他相合,這也是他會重用李斯的原因之一。
他費心費力統一天下,若是結果還要回到周朝分封的制度,那他的統一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他看著那些想要回歸分封制的朝臣,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卻是記下來了。
不過他這樣的暢快並沒有能夠持續很久。
此時一道不知道是誰發出的彈幕飄過:“李斯確實是個人才,不過秦國也可以說是因他而亡。”
嬴政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殿中朝臣們也看見了這條彈幕,之前的交談瞬間沒了聲音。
李斯感受著從上首傳來的壓迫感,額頭不禁冒出了冷汗,
在看見這條彈幕的那一瞬間,他幾乎是立刻想到了自己的結局,背後的衣裳也漸漸被冷汗沾溼。
他沒有說話,只是對著嬴政深深地拜了下去。
嬴政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打破了殿中沉寂凝滯的氛圍:“此乃無稽之談,朕相信,朕之大秦不會因一人而亡。”
但在其中,李斯有沒有為秦亡“出力”,那就不好說了。
是的,嬴政清楚地知道大秦的弊病,此時的大秦正如一輛停不下來的車駕,他能夠駕馭得了,但不代表下一任皇帝駕馭得了。若是在其中,李斯又做出了什麼事情,那情況自然會更加糟糕。
天幕好像也知道了他們的心焦,玉不識也講到了李斯的結局。
【再往後來到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始皇帝死後,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趙高任郎中令,李斯依舊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到了趙高手中。後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
看到這裡,似乎大家也能明瞭他的選擇。但是明瞭歸明瞭,對李斯的選擇他們也還是保持沉默。
至於嬴政,他聽見自己的的死亡時間,其實心情也沒有多好。看見後面李斯做的蠢事他就更看不下眼了。
廢扶蘇立胡亥?他可真想得出來!
還有趙高,他提拔人任中車府令,並讓他教導自己的少子胡亥,結果就是這樣回報他的?
以及胡亥,他從未對他報以什麼期望,加上是少子,也就偏寵幾分,但他從來沒有過把皇位傳給他的想法。
想起後世的“秦二世而亡”的說法,嬴政冷笑一聲,手一揮派人把胡亥和趙高壓上來,至於李斯,嬴政冷眼看了他一會,也沒什麼表示,李斯依舊保持著深深跪拜的姿勢,不敢起身也不敢為自己辯解一二。
在等胡亥和趙高被壓過來的時候,嬴政也在想著扶蘇,他實在是想不到,扶蘇真的就這樣自殺了,就連絲毫掙扎都沒有的嗎?
越想越氣的他,又是讓人傳喚扶蘇。
——都一起來聽訓吧!
殿中的眾大臣們都眼觀鼻鼻觀心,對著上面生氣的秦始皇都有些膽戰心驚。
——有時候不是他們太膽小,而是秦始皇本人的威懾力足夠強大,容不得他們放肆。
而另一邊,玉不識也還在繼續講著。此刻,她的聲音在這安靜的殿中愈發的清晰明顯。
【這樣看,李斯確實可以說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現在的我們大多數都認為,當時李斯棄扶蘇選胡亥,真的是一步錯步步錯,不知道他在市集中被腰斬的那一刻,有沒有後悔過?
或許是有吧?我們一直說秦始皇嬴政和李斯可以稱得上相互成就,只是始皇的離開讓李斯失去了把握,他想要為自己拼一把,結果誰也沒有想到,他是滿盤皆輸。】
既然說到了李斯的結局,玉不識也不介意對“胡亥”多說幾句,雖然有著嬴政的控制,胡亥和趙高翻不出什麼浪花來,但能夠讓他們認識到胡亥的殺傷力,也是好的。
【胡亥簡直就像是一個神經不正常的人,李斯本想擁立這個沒什麼能力的皇子,想要繼續為秦朝的發展續上一波,誰知道胡亥一上位,就直接把他踢出了局——
胡亥即位後,先是下令秦始皇后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又將營造驪山墓地下機弩的工匠都活埋在墓中。然後他怕諸公子和大臣不服,於是又與趙高密謀,誅殺諸公子、公主二十餘人和秦始皇親信大臣蒙恬、蒙毅等,株連者不可勝數。
可以